

新京报讯(记者 戚望)年过半百的大山药农、特产店员工、自产自营的皮蛋作坊小老板、外地来扶贫的村第一书记……近日,在天津大学的带领下,这些人都成了镜头前的主播。据了解,天津大学为定点扶贫的甘肃省宕昌县开办了“直播带货训练营”,手把手教当地村民、店主和基层干部成为“带货达人”,为本地特色山货农产品代言。
30天训练营教农户商户“引流带货”
天津大学相关人员向记者表示,这期“直播带货训练营”为期30天。天津大学聘请校外专业做农产品直播的公司,远程为当地有需要的人士授课。主要对象为宕昌县农户、商户和基层干部,还吸引了周边区县合计近200人参加。考虑到学员们白天大多要上班、工作,学校将训练营授课时间安排在每天晚饭后。
据了解,训练营课程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具体学习内容包括爆款视频剪辑步骤教学、流量增长与粉丝维护、直播问题反馈及心态建设、话术解读及脚本写作等、直播实战3小时等。课程结束后,培训团队还将对学员进行后期指导,协助学员完成产品直播策划和后期制作,致力于让学员能够独立自主“引流带货”。
宕昌县药店职员豆芳涛参加了训练营,“以前天天看抖音、快手,总觉得拍得好看,但我具体说不上哪里好,也不知道怎么拍的。这场训练营让我觉得找到了门道,希望通过系统学习,将来为我们店里的土特产和中药材找到出路。”
扶贫超市等多种方式助力扶贫
据悉,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是天津大学自2013年起定点帮扶的对象。天津大学扶贫干部表示,宕昌县所在的陇南市,是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示范市”,希望通过训练营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帮助贫困县的优质农产品找到市场,让困难群众持续增收。
此前,天津大学还开通了网上扶贫超市,助力销售宕昌县特产,如杏干、沙棘汁、苹果汁、黄花菜、百花蜜等,也不乏粮油米面、茶类、休闲食品、调料、茶叶等产品。此外,让学生直播“带货”助力扶贫也是天津大学近期的扶贫举措之一,近日,已有多名该校学生走进直播间,讲述他们在宕昌县扶贫的故事,介绍当地的风俗,为宕昌县“带货”、“代言”,用“新零售”的方式打开消费扶贫新局面。
除天津大学外,近期多所高校也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吉林大学通过“e帮扶”微信小程序,助力通榆县向海泥湾玉米糁、葵花籽油等物品销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宣传人员向记者表示,该校对口支援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不少当地人以开拉面馆为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曾对该群体开展管理技能培训,并在校内食堂开设“扶贫窗口”,邀请当地拉面师傅为学生们制作牛肉面。
新京报记者 戚望 校对 杨许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