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医三院薄世宁医生对谈:我们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
新京报 编辑 张婷
2020-05-09 14:48
5月9日(本周六)20:00-21:00,新京报·文化云客厅系列直播第七期,我们邀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薄世宁与新京报记者董牧孜直播对谈。很多人把医生诊断过程比喻成侦破案件,让我们一起探索生命,身体与疾病的迷案。



嘉宾薄世宁发来预告视频(直播时间调整为20:00-21:00)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学习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疾病。


什么是疾病,你怎么看待疾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薄世宁曾做过一个调查,人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把疾病和感觉联系在一起,认为身体舒服就是没病,不舒服就是病了;有人把疾病和健康对立起来,认为有病就是不健康,健康就是没病。不过,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健康和疾病不是对立的。疾病是生命的一种常态,我们的生命注定离不开疾病。


人类的基因、器官和适应能力,都不是完美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与疾病共存,因为真正的健康,是可以包容疾病的。


5月9日,新京报·文化云客厅系列直播第七期,我们邀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薄世宁与新京报记者董牧孜直播对谈。面对疾病,人人都应该上一次医学院。



| 主讲嘉宾 |


薄世宁,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美国布朗大学公派访问学者,已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20年,目前担任副主任医师。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发起人及秘书长,国家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现场处置指导专家,被评为2003年“北京大学抗击非典勇士”,是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伤员救治首批国家卫计委专家组成员,2015年柳州爆炸伤员救治卫计委专家组成员,2016年江苏盐城龙卷风伤员救治卫计委专家组组长。


主编《重症监护药物治疗手册》,并编译了多部医学专著。

主持 董牧孜

新京报书评周刊记者


| 你将听到 |


◆ 薄医生在这次疫情期间一直坚持在临床一线,在2003年非典期间也曾深度参与,曾被评为“北京大学抗击非典勇士”。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为什么很多人每年做体检但是病很严重了才发现?


◆ 很多人把医生诊断过程比喻成侦破案件,需要提出假设、收集证据、验证假设。有经验和没经验的医生差别有赖于此。有经验的医生给病人做诊断,有什么特别之处?


◆ 英国《泰晤士报》曾说过:霍乱是所有卫生改革家中最优秀的,它不放过任何错误,也不原谅任何过失。经历疫情,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普通人该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应对疾病和病痛?


◆ 根据已有研究,人类寿命极限是120岁。这个寿命极限是怎么推算出来的?衰老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才可能延缓衰老?如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 参与方式 |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新京报书评周刊快手直播间。本周六20:00-21:00,直播正式开始。


快手入口

|  活动主办  |  新京报书评周刊

|  特别支持  |  书萌

|  合作联盟  |  在溪书屋、陆上书店、上海三联书店·微言小集、青苑书店、北京外研书店、小黑鱼读书会



|  运营团队  |  

总负责|吕婉婷

文案|董牧孜 

海报|魏斯瑞 

视频|刘诗霞 

编辑|罗拉

相关推荐
致敬榜样!让每个生命都闪闪发光(三)
新京号
心理疾病的污名化与过度美化堪称另一种“疯狂”|活动回顾
文化
“弱女叙事”​:一场关于女性表达的伦理争议
文化
大声谈论更年期:是动荡,也是令人惊喜的风景
文化
从“妇产科”到“父产科”:缺失的男性生殖健康科学
文化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一看点
新年快乐!熠熠生辉!北大给您的2025第一份祝福!
新京号
《蒙辱》:对自我身份的内向拷问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