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不妨将治理抗生素污染纳入《长江保护法》
新京报 编辑 孟然
2020-04-26 22:30
加速制定《长江保护法》,将抗生素作为一种重要污染源进行专项管控。

▲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图文无关。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最近国内部分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调查显示,长三角约40%孕妇尿液中检出抗生素,近80%儿童尿液中检出兽用抗生素。这意味着,我国的抗生素污染,尤其是长江水体污染现状堪忧。另有调研显示,长江下游抗生素排放量居全国前三位。长三角某市水源地附近有3家医药公司排污口,一些长江支流交汇处有六七家制药厂,废水含有高浓度抗生素。


长江作为重要水源地,其水质直接影响着数亿人的健康。这些调研发现的问题有必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抗生素污染的源头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医用,二是畜牧养殖业,三是食品加工业和公众日常生活使用,但以前二者为主。抗生素污染的危害早已为人所知,不仅造成耐药性转移、削弱人体免疫力,还会导致其他相关疾病,最严重的是未来造成传染病无药可用。


对抗生素污染的治理,根本途径就是控制源头排放。我国这些年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和处理规范,医院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也在下降,但在源头治理方面,仍显不足。


其中,一个重要的漏洞就是对水体抗生素污染治理的不足。当下,主要是把抗生素菌渣列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而抗生素最重要的污染源——抗生素污染水则缺乏有效监管,从而导致了抗生素水体污染趋于严重。


因此,把抗生素水污染纳入监管,是当务之急。在环保层面,要明确抗生素也是一种污染源,甚至比二氧化碳、硫化物和重金属污染还要严重,要将抗生素纳入常态化监测指标。同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方针,对生产制造和使用消费抗生素的单位和个人,落实污染治理责任。


在立法层面上,目前《长江保护法》正在制定当中,抗生素污染有必要单独作为一种污染源进行专项管控。明确环保部门对抗生素污染的管理责任,细化长江支流和干流上制药厂、畜牧业等相关行业的排放标准,对违规排放行为制定处罚条款,严重者则以破坏生态环境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抗生素治理的难点还在于,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行动。从医疗、农业、食品加工、环保等各方面,要建立起相互协调、分工合作的管理模式。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原农业部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公布《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未来,相关部门还需要更常态化、更有力度的管控,从而逐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和污染。


 □张田勘(专栏作者)


相关推荐
山东监测 | 山东积极探索创新 构建“1+16”联合监测体系 为全省新污染物治理提供坚实支撑
新京号
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舞水(㵲阳河)
新京号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生态之变:长江鱼类种群近5年翻了近一倍
时事
今天,《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提到雄安……
新京号
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生态流量如何系统化、标准化管理?水利部解读
时事
兴隆湖蝶变,成都市用法治力量推动水环境治理
时事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第一看点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城市工作纪实
新京号
全力推进长江流域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 美丽河湖行动方案解读
新京号
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相关政策文件答记者问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