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如何管理?这份《指南》说明白了
新京报 记者 秦胜南 编辑 张冰
2020-04-24 13:04

新京报讯(记者 秦胜南)4月24日,工信部等联合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下称“《指南》”)。《指南》在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管理标准中指出,要建立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和实时运行管理等三类标准。细读这三类标准可以发现,未来智能网联车上路行驶后,其交通违法行为将会被实时记录取证,让肇事逃逸者无处遁形。

 

《指南》提出,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管理标准主要支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上道路行驶智能网联汽车进行管理。其中在交通秩序管理方面,针对上道路行驶智能网联汽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基于车联网信息技术进行违法取证、执法,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违法取证规范、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运行示范管理规范等标准。

 

交通事故处理方面,针对涉及智能网联汽车的交通事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基于新技术开展车辆检验、检验鉴定等事故处理工作,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交通事故仿真技术规范、智能网联汽车交通事故调查规范等标准。

 

《指南》提出,将通过建立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交通管理运行监管平台,对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开展实时管理。

 

此外,《指南》还对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标准制定方面做出了说明,提出在车联网环境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面向行业外车联网平台、管理平台、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层面的信息交互,开放涵盖人、车、路的各类交通管理数据,面向交通参与者提供道路交通通行与信息服务,并采集各行业平台内部的交通信息,进行信息汇聚融合,支撑公安交通管理业务。

 

《指南》提出分阶段建立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到2022年底,完成基础性技术研究,制修订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等领域重点标准 20 项以上,为开展车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车联网城市级验证示范等工作提供支撑;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环境下车辆智能管理的标准体系,制修订道路交通运行管理、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等业务领域重点标准 60 项以上。

 

新京报记者 秦胜南

编辑 张冰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秦胜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战静静:大模型强大能力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大空间
汽车
记者体验|自动驾驶“出租车”开进三环内,复杂路况也能驾轻就熟
北京
全国政协委员王先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用好大模型和无人配送
时事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新能源汽车相关建议,工信部等多部门研究办理
时事
倪岳峰接受经济日报专访:打造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
新京号
盖茨青年时的兴奋与慌张,像极了你今天面对AI的样子
新京号
稳步扩大应用场景,人大代表热议推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创新发展
北京
聚力打造“六个之城”,芜湖有多拼!
新京号
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
新京号
一周碳要闻:氢能路径开始“一统江湖”(碳报第125期)
财经
热门评论
中国移动我不动
7天前
期待车联网的美好明天!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