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多所高校学生“被就业”,专家:企业或涉偷税漏税
新京报 记者 李一凡 编辑 康佳
2020-04-22 14:48

河南百余名学生4月中旬反映,自己身份信息遭到企业冒用,莫名“被就业”。新京报记者发现,全国有多所高校的学生均有“被就业”经历,名下能查到工资记录,其中有学校报警处理。 4月21日,永川公安局民警回复称,案件仍在调查中。

 

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刚介绍,企业冒用大学生个人信息,会影响学生父母申报教育经费专项扣减,甚至会影响学生就业之后的税务问题。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汪昊表示,对于此种偷税漏税行为,税务机关应尽快加强税务征管,弥补税收漏洞。


王薇查询个人所得税APP,发现自己“被就业”,名下收入合计为36380元。 受访者供图


多所高校学生名下出现工资记录

 

“我从来都没去过芜湖,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公司。”王薇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本科生,近日,她在网上看到,有人在个人所得税APP上查到名下有未就职企业的薪金,“当时同学也让我查一查,结果发现我也有这个记录。”

 

据王薇提供的“收入纳税明细查询”截图中显示,一家名为安徽昭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企业向她发放了13个月的工资,共计36380元,所得项目小类为“正常工资薪金”。

 

同校不少学生都遇到类似的问题,并自发组织了一个维权群。据王薇提供的聊天截图显示,QQ群中已有800余人。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的学生许文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告诉新京报记者,个人所得税APP上显示,在2020年1至4月,他的收入合计为13800元。“4月17号给老师反映,老师建议大家给公司打电话取消,然后向税务部门投诉。”许文说,学院“光大三就有200多个学生”出现类似情况。

 

还有陈浩,他是四川交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全班30余人均查询到成都川视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工资记录。

 

新京报记者发现,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个高校的多名学生均出现“被就业”的情况。微博上“学生身份信息遭企业冒用”的话题,至4月21日,已有65.8万的阅读量。

 

有学校报案,公安、税务部门介入

 

2019年2月,陈浩参与学院的一个项目,薪金为成都川视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支出。但近日,多个未参与项目的学生,也在个人名下发现了该公司的工资记录。据陈浩提供的一份他与学院辅导员的聊天记录显示,辅导员称,“如果你们参与了项目,就会用你们的信息来发钱,其他的我都不清楚。”陈浩向新京报记者介绍,目前已将此事告知辅导员,“现在也没有后续了。”

 

4月4日,王薇所在的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官方微博就此事发布消息,称已向永川公安机关报警,并已与重庆市税务局沟通报备。

 

新京报记者致电永川公安局,4月21日民警回复称,案件仍在调查中。随后,新京报记者致电涉事公司之一宁波众平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并不知道学生个人信息的来源,公司会配合税务机关的调查。

 

4月19日晚,许文所在的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也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学校已向涉及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投诉反映,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影响学生个人税务及父母专项扣除

 

新京报记者曾多次致电12366纳税服务平台、公安机关、地方税务局等相关部门,其均表示大学生个人信息被公司冒用,不会影响就业、落户。但李刚认为,此事会影响到学生父母的退税行为,以及之后学生的就业税务问题。

 

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刚解释,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之后,父母可以在个人所得税APP上申报子女教育、子女继续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如果大学生的身份信息被盗用作为企业员工,意味着其已经就业、不再处于学历教育状态,父母再去申报教育经费专项附加扣除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无法申报的结果。”

 

个人所得税法改革之后,自然人的身份证号是每个人的纳税人识别号,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具有唯一性。李刚说,如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在新的公司任职,可能会在申报个税时碰到问题,公司在扣缴个税时也是如此。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学生的主要解决措施是在个人所得税APP上申诉,等待当地税务机关受理调查。

 

但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更关心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我们主要担心的问题是,个人信息已经泄露,后续该怎么去补救,期待能把泄露个人信息的人绳之以法。”王薇说。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学生发现工资记录后,自发建立QQ群维权,目前群中已有800余人。  受访者供图

 

冒用大学生信息公司或涉偷税漏税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汪昊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如大学生发现在未任职单位的工资薪金,可能存在企业以大学生实习等名义,通过虚假列支报酬偷税的违法行为。“企业在虚列大学生报酬时,需要大学生的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因此也存在着信息泄露的问题。”

 

李刚介绍,获取大学生个人信息后,“一种是把大学生伪装成公司员工,少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在做账时,雇用子虚乌有的人虚假发放工薪,企业的应税所得减少,就可以更少缴纳企业所得税。

 

“另一种是用大学生分摊高管的高额工资薪金,降低高管适用的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李刚说,因个人所得税的综合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工薪越高适用的税率就越高,把高额工薪分摊到多个个人头上,相应的适用税率就会降低,自然就可以少缴税了。

 

李刚介绍,如查实上述问题,就违反了《税收征管法》第63条,属于偷税行为,如果少缴税款金额过高,就涉嫌构成《刑法》第201条的逃税罪,金额超过5万就可以立案。

 

此外,汪昊呼吁,应通过宣传鼓励民众关注个人所得税APP信息,及时向税务机关反映和举报异常信息,以打击税收非法行为,建设诚信纳税环境。

 

文中王薇、许文、陈浩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李一凡 实习生 马婕盈

编辑 康佳

校对 赵琳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台湾艺人刘畊宏带动两岸健身热潮 国台办:正能量满满
第一看点
数字经济下灵活用工保障应有“新解法”
科技
新闻8点见丨北京本轮疫情已波及8个区 记者实探商超供应情况
时事
农业农村部:因层层加码致“菜篮子”供应严重受阻的依法追究责任
时事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公布
第一看点
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关于十二届市委第十一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第一看点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拟表彰名单公示
北京
专家详解网络直播新规:每半年报送主播收入,直播账号将分级管理
科技
国新办发表《2021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第一看点
最高检首发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指导性案例
时事
热门评论
未设置昵称
7天前
现在统计学校就业率。就业率低的学校科研资金少,各种补助少,有些专业都有可能被撤的。这是学校和企业双赢。一个减了税,一个受补助。
冰镇大西瓜丶
7天前
这算啥,我们上学期间还让去富土康打工呢
撑伞落地
7天前
高学历就应高标准维权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