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早读:新的一天,从这份新闻早餐开始
新京报
2020-03-23 07:19
①武汉市内出行需实名登记乘车②内疚自责焦虑:拿什么疗救新冠肺炎痊愈者“心病”③疫情过后,在线教育能在学校扎根吗?



【政事儿】关秦城监狱的他,名下价值1011万元财产被查封、冻结


3月22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公布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与王银成申请诉求财产保全民事裁定书》。


裁定书显示,被申请人王银成出生于1960年8月10日,现关押于公安部秦城监狱。


记者注意到,王银成即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他于2017年2月在任上被查,2018年5月获刑11年。


中国人保财险于2019年12月16日,向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请求对被申请人王银成名下价值1011万元的财产进行查封、冻结。中国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足额开具保单函为申请人中国人保财险提供担保。


去年12月16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裁定查封、冻结被申请人王银成名下价值1011万元的财产。案件申请费5000元,由中国人保财险负担。详情>>>



【政厅】武汉市内出行需实名登记乘车


据湖北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22日,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知,武汉市内出行需实名登记乘车。武汉市民出行前,须获取湖北省健康码“绿码”,乘车时须扫描相应二维码,自动上传乘车信息。


据悉,武汉市民进行线上“身份认证”,同时依照系统提示绑定武汉交通卡。对于已申请湖北省健康码的,可自动获取身份信息;未申请湖北省健康码的,可在身份认证完成后,根据健康状态提示,进入相关页面进行健康码申请。详情>>>


患者出院后流下眼泪。图片来自新京报。


【观点】内疚自责焦虑:拿什么疗救新冠肺炎痊愈者“心病”


据报道,在出院后,不少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在心态上能做到积极向上,恢复正常生活,但是,一些人仍然小心谨慎,怀疑自己没好、担心“复阳”、害怕再次被传染;而一些人不敢见人、不愿意回家;还有人因亲人被自己感染,内疚与自责迟迟挥之不去。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这些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出适应困难的治愈者,或多或少都反映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候和迹象。


将心理疏导延伸扩展到治愈后,帮助这些陷入适应困难问题的治愈者重新融入社会,也该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详情>>>



【外事儿】“起跑”有点犹豫的德国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2万


3月21日,德国成为第5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2万的国家。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电视讲话中呼吁:“情况很严重,请认真对待。”


不过,德国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一直很低,直至目前不到0.5%。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在华山感染公众号上发文,谈及德国的疫情管控模式,称“德国是模范生”。


德国权威病毒学家施密特·卡纳子特在接受《世界报》采访时却指出,德国准备的是一场马拉松,起跑有点犹豫。


面对新冠疫情,德国究竟是如何应对的?详情>>>



【有理数】3亿师生“云开学”,疫情过后在线教育能在学校扎根吗?


你那里的学校开学了吗?


每年元宵节过后,全国几十万所学校也就结束了寒假开启春季新学期,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截至目前全国仅青海、新疆等少数地方有学校开学复课。


在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自2月起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师生都开启了另一种学习模式——在线教学,这有效避免了师生感染病毒和疫情扩散。一个多月的网课下来,“老师不想当主播,学生不想上网课”,组团给学习打卡APP打一星差评,“网课有一点上头”……不同于学校课堂教育的在线教育也引发了各种热议和反应。


疫情之下,学校的这场在线教育“实验”规模有多大?给师生及家长带来了怎样的体验?疫情过后,在线教育会退潮吗?详情>>>



【北京】今起北京连续三天空气污染


今日起三天,北京地区将发生一次轻中度空气污染过程。其中,3月25日局地部分时段可达四级中度污染,26日受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改善至优良。详情>>>


宿舍楼下曾出现的救护车。/受访者供图


【国际】新加坡“封国” 在新留学生讲述“佛系抗疫”里的小细节


当地时间3月22日,新加坡宣布“封国”,自3月23日23时59分开始,禁止所有外国人入境或过境新加坡。这是新加坡连续出现境外输入病例、首次出现2例死亡病例后推出的最新防疫举措。


新加坡的疫情出现过几次转折。在1月底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后,新加坡的疫情快速蔓延,新加坡也成为海外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几起群体感染事件更是引发全球关注。


但是此后,新加坡疫情逐渐稳定,确诊病例很快被欧美国家“赶超”。然而近一两周,新加坡的境外输入病例有所增加,3月21日,该国还首次出现2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分别是一名75岁的新加坡女性和一名64岁的印度尼西亚男性。随后,政府再次收紧防控。


事实上,新加坡的防疫举措一直被认为是“佛系抗疫”,包括不建议普通公众戴口罩、不停工不停课不封城等。但是,新加坡的防疫措施也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公共卫生界的公开点赞,被认为是防疫模范。


新京报记者连线了在新加坡读研的中国留学生黑梨(化名),听她讲述新加坡防疫举措背后的小细节。详情>>>



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动新闻】盘点“老铁”塞尔维亚冷知识:系欧洲首个对华免签国


当地时间3月21日,中国援塞尔维亚医疗队受最高礼遇迎接,中塞“铁杆”友谊继续升温。塞尔维亚的前身是南斯拉夫,和中国在1955年建交,奠定两国深厚友谊。塞尔维亚是欧洲第一个对中国免签的国家。详情>>>


新京报记者 吴宁 摄


【城市表情】丢沙包


时间:3月22日

地点:地坛公园

场景:一家人正在玩儿丢沙包游戏。


编辑 康晰

相关推荐
俄乌和谈还在土耳其 这次普京与泽连斯基能见面吗?
第一看点
南丁格尔:致力护理的“提灯女士”
新京号
《乘风2025》侯佩岑:47岁的舞台冒险与温柔自洽丨专访
娱乐
今日雄安涌“新”潮
新京号
教育无问西东:一块屏幕交出的山海答卷
教育
每日一福 | 注意!别等健康“余额不足”才珍惜
新京号
每日一福 | 地球,这次换我们把你养好!
新京号
“趁有流量”继续摆摊救子,看见一位母亲的爱与坚韧|新京报快评
观点
乌克兰外长:乌美就新矿产协议开始磋商
第一看点
轻食消费调查②:部分轻食碗“超重”,专家称有餐品高脂高钠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