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冠肺炎首例尸解观察报告:气道和肺部损伤为主要特征
新京报 记者 逯仲胜 王昱倩 编辑 李劼
2020-02-28 12:46

新京报讯(记者 逯仲胜 王昱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系教授刘良团队,已获得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逝者的病理样本。此前,刘良对新京报记者称,其中3例遗体的初步解剖报告即将发布。今日(2月28日),新京报记者获得了团队第一份观察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为1例尸体解剖肉眼观察结果。


上诉报告参与作者为4位华中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人员、5位湖北崇新司法鉴定中心人员和1位上海公安学院人员。


开展尸体检验距离死亡时间不超过12小时。地点为武汉市某医院手术室,解剖人员进行生物安全三级防护,解剖采用干性解剖法及特殊防护步骤。


“主要是肉眼可见的一些改变,大体观察报告。”刘良对新京报记者说。


报告显示,逝者样本是男性,85岁,2020年1月某日以“多发性脑梗死”入院。入院时无发热、咳嗽等症状。入院10天后出现喉咙发痒及发热。入院后第13天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入院后28天死亡,临床死亡原因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衰竭”,死亡前3 d,血氧饱和度下降至 70%~80%。

 

从解剖检查来看,尸体胸腔积液量不多,未见大量胸水产生,提示胸腔病变并非浆液性炎症为主。右侧肺与胸膜重度粘连,提示可能合并感染性胸膜炎。


刘良等人的结论是,从尸体检验大体观判断,该例死者肺部损伤明显,炎性病变以左肺为重,复阅患者入院第20天CT片,尸体检验肉眼所见与其相符合,且病变进一步发展,提示病毒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


此前,进行尸体穿刺时,刘良等人就发现,新冠病毒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引起的病理特征非常类似。但从此例解剖大体观察,肺部纤维化及实变没有SARS导致的病变严重,而渗出性反应较SARS明显。


其可能的原因是,该例患者从确诊到死亡仅15天,病程较短。


在报告的最后,刘良等人提示了几点开展新冠肺炎尸体检验工作的经验。如:解剖地点具备负压环境为佳,需具备单独消杀条件,解剖人员需做到生物安全三级防护;采用干性解剖,保证无血液、组织残余物污染外排或遗留于现场;开颅时可用遮盖物加强防护,避免飞溅;尽量减少现场对器官进行分离和切开等。


校对 王心


相关专题

实时更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纪录

相关推荐
《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全文发布
第一看点
流感流行季已至,上升趋势明显,这些人可提前用药
北京
北京大学多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新京号
阿奇霉素还是多西环素?针对耐药肺炎支原体,首部专家共识发布
时事
好像有东西在脊柱上下乱窜,我跟老公说:我快死了,快点送我去医院!
新京号
定了!41位省内外名医将坐诊阜阳,时间地点公布!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丨防晒喷雾致白肺?@家长,这份儿童防晒指南请查收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