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魅KTV吴海:我不是哭穷,是希望所有中小微企业活下去
新京报 记者 黄鑫宇 吴荣奎 编辑 陈莉
2020-02-11 20:58
2月11日 魅KTV投资人吴海发布公开信谈疫情下中小企业困境。他称,其账上还有1200万左右,大概还能够维持2.176个月。这也是疫情暴发继西贝之后,再有企业创始人谈及“生存问题”。

新京报讯(记者 黄鑫宇 吴荣奎)2月11日,魅KTV投资人、桔子水晶酒店原创始人吴海,在微信公号上发表了《哎,我只是个做中小微企业的》文章。文章里,他就各地目前纷出的帮助中小微企业战“疫”的政策,特别是社保金和租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京报第一时间就此专访了吴海。

 

不是“哭穷”

 

新京报:你为什么决定要写这封公开信?希望起到什么样的效果?

 

吴海:两个原因。首先,中央包括各级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保增长”“稳就业”,各地方也因此出台了很多政策。政府已经准备要做了、要准备实质性的花钱。但我认为,这些政策不太容易落地,不太容易实质性地帮到中小微企业。既然政府决定要做了,我们就把它做好一点,我可以出点主意。

 

其次,我发现现在有人在网上嚷嚷,银行就开始贷款了。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不能说,我嚷嚷就我得利,不能干这样的事情。因此,我也说,你给我贷款,我也不要,要了的话,我也就成有目的的了。

 

我提的这些建议,不是“哭穷”,而是希望推动政府制定出更好的政策、帮到所有的中小微企业。这就是我的目的跟初衷。

 

新京报:现在哪些地方出台的政策,你个人认为满意?

 

吴海:以社保为例,我印象中,只有一个小县城出的政策,提及社保金可以返还几个月。但在春节后一些地方出台的几个政策,我个人认为是有助于“缓解”困难,但是解决不了真问题。

 

目前多数都是社保缓交政策,但那是一笔应付款。缓交6个月,经济可能会有一个大的恢复,但企业的业绩肯定会受影响。6个月以后,你可能面对的是交一大笔钱,同样会“死掉”。

 

2015年3月31日,桔子酒店CEO吴海。资料图片/周岗峰 摄


改“银行贷款”给企业为“变相贷款”给物业

 

新京报:目前一些企业开始拿到了最直接的融资服务。对此你的看法是?

 

吴海: 现在这些条款中,大家认为效果最直接的就是银行贷款。但是中小微企业怎么可能贷到款呢?没有抵押。

 

政府让银行来贷,银行又是市场行为的主体,这样的话会贷给谁呢?就是那些有资产做抵押的企业。过去可能不给他们贷,是因为他们风险比较高;但现在给他们放贷,是因为他们好歹有抵押。但这些企业可能贷或不贷都会死,贷了之后又会怎么样呢?

 

还有一类企业会“拿”到贷款。就是过去贷了,现在不让抽贷,银行说“我贷了也没有责任,就给他们放贷了。”实际上,这是饮鸩止渴,变成了一种非常低效的贷款。

 

这两类之外,绝大部分中小微企业不可能贷到款。从银行的角度出发,也不应该给他们贷款,因为风险太大。

 

所以我认为,“最直接的银行贷款”这条是行不通的。我的建议是“变相贷款”。即租金缴费在疫情结束后6个月再交,原计划给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钱直接用于物业授信,6个月后物业还银行钱。因为有实际租赁合同和房屋押金可以做抵押,坏账率会比现在的要低。

 

这样既贷了款、又解决了企业的房租问题,这是一个策略。

 

免社保金,企业负担减轻,政府也划算

 

新京报:社保金方面,你的建议是比较激进的。提出意见的原因是?怎么做你认为是合理的?

 

吴海:现在,有不少中小微企业停业,我提出一个“失业不失岗”的概念。企业还给员工付薪,大家按一定比例协商,例如最低工资的80%等。但这时的社保金是绝对不应该交的,因为员工已经失业了;而且,这时的社保金和失业金是应该拿出来,给失业员工进行补贴的。所以,政策上不仅应该在疫情宣布结束前免收社保金,还要给企业、给员工进行一定的补贴。这样,员工手上拿的钱多了,企业的负担也就轻了,能够撑过这段时间,社会资源也没有被浪费。

 

可能有人会认为社保会付出太多,不行。但如果政府不这样做,可能付出的更多。大家都失业了,钱从哪出呢?

 

大部分企业垮了要重建,所有的资源都变成低效投资或零效投资,那有银行贷款的又出现问题了,这就容易形成新的危机。

 

表面上看免社保金,政府不划算,但这样一算下来,其实是划算的。所以,在我看来,国家应该这样做。这也是我个人的一个简单算法,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觉得是合理的。

 


受影响企业的租金物业应按7折收取

物业应该成为银行的贷款方

 

新京报:你为何在公开信中认为政策中关于租金部分不够合理?

 

吴海:关于租金部分,我认为现在国有物业免租金的政策,是不合理的,因为最后都是要由政府来承担。

 

国有这部分多数是由“三产”来租。期间容易产生一种“怪现象”:国有的物业被这些人租到之后,他们就做中介转租出去给我们。他们既收了我们的钱,又收了国家的补贴。这是不公平的。而私营的部分,国家说你们协商给补贴。但业主方拿到补贴,一般情况下不会给租房免的。

 

所以我认为,应该考虑受影响的企业的租金物业一律按照7折收取,新租户还要给免租期。此外,物业应该成为银行的贷款方,他们既有房屋合同做抵押,同时租户的押金也可以用作抵押,银行的风险也会小很多。

 

银行贷款用在什么地方,无非是房租或工资。这个方案下,既解决了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放贷问题,又解决了中小微的房租问题,一举数得。

 

新京报:一般KTV行业会有一个“押几付几”的规矩。这种情况下,房租还会体现在当月的成本中?

 

吴海:一般是要每两个月付一次,一下子付两个月或是三个月的租金。其实,这是一回事嘛,除非未来一个月疫情就过去,那可以打一个时间差。但实际问题,没有解决。

 

自救对我们来说,首先是要“生扛”

但希望政府能解决社保金租金问题

 

新京报:请你具体介绍下您公司目前的情况。能撑多久?采取了怎样的自救措施?

 

吴海:我们现在签了100多家店,我们属于中高端KTV(强调一下,是规范的)。在全国中高端KTV市场中,我们现在已经是第一位的了。如果我们死了,那全中国的KTV没几个能够“扛得住”,涉及的失业人口可能就是几百万。

 

从我们的角度来谈自救,第一,开业是不合理的,我也支持不开业。因为一旦出现传染,对社会和员工都不负责任。第二,大家强调“互联网”、云科技,我们这个业态是用不上的。所以,对我们来说,就是要“生扛”。

 

“生扛”就涉及到企业现金流的问题。员工工资或人力成本,可以按国家规定来执行,但社保金和房租这块,就希望政府能够出台、实施一些真正“解渴”的政策。

 

新京报:你在公开信中经历的情况,是你所在行业普遍的现状吗?您跟其他的企业家有沟通过吗?

 

吴海:不光是我们整个行业,而是整个经济现状的一种描述吧。那封公开信,收到了几千条的评论,不少读者留言就说自己的企业要破产了。

 

在目前的疫情冲击下,制造业、服务业包括互联网等所有的领域,都会受到影响。

 

新京报:制造业、生活性服务业以及文娱产业,差别比较大,你认为是否需要分业施策?

 

吴海:我觉得应该是公平。强制停业的行业,应该如何做;受影响、不受影响的,都应该怎么做,要分成几类。

 

新京报:有无可能发展“线上KTV”相关展业?

 

吴海:没可能。如果有新的技术出来,那可能在4月之后出现“线上KTV”的业务,现在没有开发这样的技术,马上要做“线上KTV”你怎么搞去呢?是来不及的。

 

新京报:福耀的曹德旺说,切忌对疫情冲击过分紧张,企业家要想办法自救。现在是否是企业已经想了很多办法,但是自救比较难?

 

吴海:因为行业不一样,曹德旺他们那个行业受影响可能还有自救的办法。

 

我认为,从企业角度来说,不能强求让政府来“救”,但政府决定“救”哪个行业都是从大局出发,不能是企业自己嚷嚷“得来救我”,这样也没有格局。

 

仅是员工少发点钱,撑下去,就能叫自救吗?这有意义吗?同样,生产行业,跟供货商拖一拖,这个能叫自救吗?自救分行业,但有的行业是没法自救的。

 

新京报:在你的企业中,有高管团队或员工提出减免工资的吗?这个比例高吗?

 

吴海:我们企业高管自己申请,我从来没说过。像CEO跟我说了,我感动啊,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不这样做,企业就得死掉。如果现金流够的话,就无所谓。如果现金流不够,大家这样做就是应该的。

 

疫情影响下,我们企业现在已经开不了业、上不了班,事实上已经“失业”了。我们按国家规定一样会给钱,“失业不失岗”。给多少,是按国家的政策而定。那如果这个时候,国家能免一点、再返回一点,那员工就能够拿到更多一点了。

 

也有员工跟我们提减免工资的,具体比例我不太清楚,因为我不是天天在企业,但是有人给我微信转来员工减免工资的请愿书之类的。

 

新京报:现在有一些餐饮企业的员工到盒马等其他需要人手类型的公司上班“共享员工”,您怎么看?

 

吴海:不是我们能安排的。

 

员工第一要有技能,第二是他们自己愿意不愿意的问题。第三这个办法的实际作用有多大?是谁也不知道的。

 

我的出发点是要帮到所有中小微企业

 

新京报:公开信发表之后,是否有相关部门就问题的解决找到您?

 

吴海:目前没有。但是,有一些在政府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说,信里说的多是实在话,有一些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过,目前还没有部门直接跟我联系的。

 

这是关于政府层面的公共政策问题,我的出发点是很明确的,要帮到所有中小微企业,不是帮我一家企业的事情。我是觉得,现在国家想做事情、政府想做事情,只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或是操之过急、或是怕担责,出了一些不太对路的政策。

 

新京报记者 黄鑫宇 吴荣奎 编辑 陈莉 校对 李世辉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黄鑫宇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来了

疫情当前 中小企业社保该不该免?

相关推荐
这绝对是国产剧最癫的一集
新京号
热门评论
大欣
7天前
吴海确实说出了很多中小企业的困局, 在这次疫情中,他们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
促销手段
7天前
哭穷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还是要学会自救才好啊,此时无声胜有声!
但是的的
7天前
站在中小企业的立场,这位吴老师真是为他们诉尽了苦水,确实,如果企业倒闭,会让员工失业,困难可想而知。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