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大医院院长刘新民:呼吸、感染等学科全力驰援武汉
新京报 记者 戴轩 编辑 李国君
2020-02-07 23:23
“现在重要的一是集中救治重症,二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将轻症与疑似分类管理。”

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今天上午,北大医院111名医护人员从北京出发奔赴武汉,这已是该院派出的第三批医疗队。北大医院院长刘新民在武汉前线指挥工作,他介绍,该院将负责一个病房共50张床位的收治工作,开展重症患者的救助。


135人支援武汉


北大医院医疗队。北大医院供图


新京报:就在今天早上,北大医院又有一批医护人员登机了,现在往武汉派出了多少力量?


刘新民:我们已经来了三批,在1月26日、2月1日、今天分别派出,现在总共135人,大夫有30多位,护士近100人。


新京报:你们的任务是什么?


刘新民:治疗重症患者,体量很大。湖北以外地区的死亡率0.2%,武汉地区的死亡率4.9%,居高不下,全国人民都非常着急。降低重症死亡率,是对抗疫情的重要步骤。


新京报:怎么完成这个任务?


刘新民:将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国家队的成员,包括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医院、我们北大系统的三家医院,都来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进行援助。这个医院有一千多张床位,现在600张都用于重症诊治。


新京报:人员增派后,工作有哪些变化?


刘新民:每家医院负责的床位数要增加了。之前是几家医院一起去管理一个重症病房,协和、中日管一个,北大的三家管理一个。第三批来了之后,人员充足了,三家分开,每家医院负责一个病房。


新京报:什么时候投入使用?


刘新民:现在正在做整体准备。一个病房50张床位,昨天我们去实地踩点,提了一些建议,现在正在改造中,一两天就能投用。我们的队员来了之后,会进行自我防护、新冠病毒的简单培训,然后投入一线救治。


本部呼吸、感染科门诊住院暂停


新京报:咱们医院一共多少人?这次主要抽调了哪部分人员进行支援?


刘新民:我们在职人员有3400多人,护士1800多人,大夫是1000多人。派来武汉的医护,都是来自相关医学专业,包括呼吸、危重症、感染疾病科以及感控。


新京报:本部是否感到压力?北京的返京人员会越来越多。


刘新民:任务的确越来越重了。为了配合全国的疫情防控需要,我们医院也做好了积极的准备。本部的接诊进行相应调整,关闭呼吸科、感染疾病科的病房和门诊,力量全部集中起来支援武汉;维持常规接诊工作,发热门诊继续开放。非常时期,一线人员觉悟也很高,大家一起想办法、积极努力。


正集中调配呼吸机、高通量给氧设备


新京报:新冠目前仍无特效药,抢救重症患者要克服哪些困难?


刘新民:如果有相应的抗病毒药,开展针对性治疗,效果会比较理想。现在虽然还没有相应的抗病毒药,但我们也在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肺炎,也是肺炎的一种,主要是呼吸衰竭的抢救,以及其他对症治疗。


新京报:一些大夫反映前线抢救设备、物资仍有不足,有没有面临这个问题?


刘新民:设备正在往这边集中,包括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高通量给氧设备等。


我们也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查房。我们的大夫要进到隔离区里,但穿脱防护时间很长,医疗物资消耗量大,所以在实地查房的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远程通话系统,专家在病房外也能参与会诊,里外共同配合商量。


新京报:国家医疗队中已经有了出院案例,治愈者对疾病治疗能带来哪些推动?


刘新民:现在每天都有患者出院,新冠大多数感染者是能够治好的。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医学,经验越多、成功率越高。


新京报:你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刘新民:现在重要的一是集中救治重症,二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将轻症与疑似分类管理。武汉已经采取措施在做了。希望看到确诊率下降、重症人数减少、病死率下降、治愈率提高,希望看到疾病拐点期早日到来。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李国君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戴轩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湖北抗疫实录——武汉篇

相关推荐
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人选(集体)名单公示
第一看点
江西援沪医护人员:带着支援湖北抗疫经验,进驻上海方舱医院
时事
北大医院医疗队首进隔离病区 连续奋战9小时顾不上吃饭
食品
“老实人”梅仲明:疫情中殉职的眼科医生
抗肺炎
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抗肺炎
全国新冠肺炎专家组唯一80后:每份报告都和时间赛跑
北京
捐赠12亿元抗疫 民企践行社会责任的“恒大样本”
食品
九地医疗队超六百人驰援河北 首次提及重症救护|政解
时事
早读:新的一天,从这份新闻早餐开始
时事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公布:钟南山、张文宏等66人入选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