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四川邵子村:为了年夜饭,老人们一个月前就开始忙活
新京报 记者 王纪辛 编辑 唐峥
2020-01-24 17:16

新京报讯(记者 王纪辛)广东人王玉平一年里最期待的事,就是和丈夫窦先生回到四川眉山市青神县,这里是窦先生的老家。“今年过年和以前不同,长辈带我们回到他们出生的村子,眉山市东坡区邵子村,今天(1月24日)年三十,我们一家人在这里和窦氏家族一起过年。”王玉平告诉新京报记者,“为了这餐年夜饭,老人们一个月前就开始忙活了。”


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好热闹。王玉平 摄

 

记者注意到,邵子村所在的东坡区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岷江中游。东坡区古称眉州,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州、郡治所。苏东坡曾在这块土地上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因此,这里也被称为“东坡初恋地”。

 

据介绍,东坡区是中国泡菜之乡、中国黄金蜜柚之乡、中国晚熟柑桔之乡,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蔬菜产业重点县、种子生产基地县、优质蔺草生产大县、中国水稻制种大县、中国生猪生产大县,是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模范县。


老人们正在烧火做饭。王玉平 摄


邵子村推行饲养生猪、粪养李树、残渣还田的良性循环生态链,实现“以种定养,种养循环”的生态产业模式。2019年底,邵子村村民高兴地拿到了土地分红钱。记者了解到,邵子村农户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经过2019年一年,农户的收入由原先的680元一亩的承包费涨到了“保底+分红”的近900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达43000多元。

 

王玉平告诉记者,“公公的家乡我也是第一次来,看得出来,老人非常开心,带着我们到处走,这次回来,见到老朋友有拉不完的家常。”


亲朋们唠家常。王玉平 摄

 

为了家人团聚,窦家长辈一个月前就开始忙活,制作了四川特有的腊肉,品种之多远超王玉平的想象。



各种腊味。王玉平 摄

 

“除了腊鸡、腊鸭、腊肠,餐桌上的豌豆尖都是才从地里采回来的,清炒一下就是美味。”“豆花也是自己做的。”“这里的食材非常新鲜,长辈们按照传统方式做的饭菜,味道里多了一份温暖。”


豌豆尖都是才从地里采回来的。王玉平 摄


新京报记者 王纪辛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项玲

相关专题

咱家的年夜饭

新京报2020鼠年特别策划│这是我们的春节

相关推荐
“三千孤儿”的漫长归途
时事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纪实
时事
71岁退休老教授在乡村建书院,“我走到哪里,就把书捐到哪里”
教育
卖大米的文旅局副局长:“不能留恋当一个网红”
时事
叶嘉莹:我心中的诗词家国丨逝者
文化
大戏看北京11月18-24日文艺资讯丨昆曲《西厢记》韵悠长
娱乐
又见溜索村,离开大山的女孩们怎么样了?
时事
救人者栾留伟的“英雄本色” | 逝者
时事
热门评论
137****2671
7天前
吃上年夜饭,享受“家”滋味。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