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冬至还吃饺子?南方餐桌上的冬至有另一种打开方式
新京报 记者 田杰雄 编辑 穆祥桐
2019-12-22 16:52

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几乎冬日里的节气,北方人只要有空闲,餐桌上都少不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冬至里更是如此,“老话”里少不了讲吃饺子的道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但在南方人看来,逢节吃饺子未免单调,南方人的冬至,自有另一种打开方式。


江南、潮汕:团团圆圆吃汤圆


冬至里的汤圆在南方人的餐桌上算是主角,吃汤圆在南方也有老话,讲的是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江南地区,汤圆又称“冬至团”,圆圆的汤圆自有“团圆”、“圆满”的意思,民间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甚至很多地方,都将冬至称之为“小年”。因此过了冬至吃了汤圆,对于南方许多地方来说,也就算是“长大一岁”。南方人说,小孩子盼着长大,也就更盼着冬至里圆圆甜甜的汤圆,而当曾经的孩童长大,反而对年龄的增长少了期盼,冬至吃汤圆也就从“盼着”“念着”,转为一种对于新年过往中“仪式感”的履行。


潮汕人看重冬至,这一天一定要吃的“甜丸”也是一种汤圆。在一年中黑夜最长的这天,潮汕还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旧时有华侨冬归春走,家中留着的一碗糯米粉,即是未归亲人对团圆的美好愿望。如今若是家人在外工作未归,潮汕人家还要专门留下糯米,只为在家人回归后煮一碗汤圆,意味团团圆圆。


川滇:冬至杀猪做腊肉


在川滇等地,冬至也是杀猪、吃羊肉、做腊肉的好时候。按照农村的习俗,这一天要杀猪烘腊肉,各家各户请来屠宰师傅是必不可少的。一上午从烧水磨刀开始,也就忙得再难停下来。


清朝《增修灌县志》提到冬至,会说“乡村于是日多宰割猪只和盐置诸瓮内,十余日取出熏干,谓之‘腊肉’,以为来年宴客、饷农之费。”冬至这天制作的肉食,在民间又称之为“冬至肉”。


除了猪肉,羊肉也是四川人冬至必不可少的美味。究其原因,有老人称是因为“羊”与“阳”同音,人们认为吃羊肉不但可以让身体强壮暖和,还有助于增长“阳气”,羊肉也就成为了四川人冬日滋补的主要食物。


杭州:吃完年糕年年高


同样是为了讨吉利的传统吃食,年糕在杭州也是饭桌上的“一方霸主”。自打清末开始,杭州就有了吃年糕的习俗,“糕”谐音“高”,无论是杭州的农村或是城市,年糕,都意味五谷丰登、年年高、节节高。讲究的家庭,在这一天三餐上都要做出不同风味的年糕来。


农村里打起年糕来更有过年的气氛,这也是件隆重的事儿。蒸好的糯米粉放入石捣臼,爱吃甜的人家,还要加上一点糖。真的“动起手”来,即使在冬天,穿着棉袄也是不行的,人们要脱去厚重的外套,只着单衣,把木锤抡圆砸向石捣臼。随着这一锤一锤的响声,家里也变得热闹起来。


吃完冬至的年糕,年也就离人们更近了。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穆祥桐 校对 危卓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田杰雄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又是一年冬至时 今年你准备怎么过?

话节气•留乡愁 冬至大如年

相关推荐
今日小年,记得“吃3样、做3事、忌3事”,迎接新年新福气
新京号
每日一福 | 飘香的饺子,临近的年味
新京号
今日冬至,老话:“冬至大如年”,要“吃3样、忌3事”,你都了解吗?
新京号
今日冬至,老祖宗忠告:“冬至到,四禁忌”,忌什么?如今还适用吗?
新京号
冬至美味集锦:饺子、汤圆齐上阵,羊汤、冬至面等地方美食吃起来
消费
冬至已至,春归有期!
新京号
二十四节气|今日冬至
新京号
今日冬至,老话:“最怕冬至一日晴”,晴天不好吗?看农谚怎么说?
新京号
今天,芜湖进入......
新京号
节韵汇 | 立冬就是入冬了吗?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