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澳门人家》编剧:华语影视缺乏聚焦澳门日常生活的作品
新京报 编辑 宫照华
2019-12-22 12:06
内地观众多半是通过《澳门风云》、《妈阁是座城》等影视作品了解澳门,对它的印象也多半停留在“东方赌城”上。正在CCTV1热播的《澳门人家》,却通过讲述一家本土老字号梁记饼家的故事,反映以往影视剧所忽略的澳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内地观众对澳门的印象往往是“东方的拉斯韦加斯”,赌城成为了它对外的标签。《澳门风云》、《妈阁是座城》等经典澳门叙事影视作品也多是将镜头对焦在了博彩业。

 

但除去赌城形象,描写澳门当地人风土人情的文艺作品传播度并不高。一方面是因为澳门当地人性格低调内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澳门本土并没有诞生个人风格强烈、传播度广的名作家。

 

近日,梁振华任总编剧的电视剧《澳门人家》正在CCTV1热播,与其他聚焦博彩业的澳门影视作品不同,更多把镜头对准了澳门人的日常生活,通过三湾斜街一家老字号梁记饼家二十年的沉浮过往,反映了澳门回归前后二十年的风土人情。

 

灵感来源是《岁月神偷》

 

新京报:《澳门人家》的创作灵感来源是什么?

 

梁振华:《澳门人家》的创作灵感来源其实和一部名叫《岁月神偷》的经典港片有关,这部电影也是任达华主演的。大概是七八年前,我看了《岁月神偷》这部电影。作品主要围绕香港深水埗一个普通四口之家的社会底层生活铺展开来,一家之主是修鞋匠罗爸爸。导演巧用细腻动人的拍摄手法,通过描述罗氏一家挣扎对抗香港飓风暴雨30年为主视角的家长里短、细水长流的岁月故事,真实再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动荡发展史。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找到我,想拍一个作品,纪念澳门回归20周年。当时,我忽然想到了这部电影,瞬间有了似曾相识的创作冲动和共鸣感。

 

新京报:类似《岁月神偷》的故事框架拿到澳门的背景下会不会水土不服?

 

梁振华:《岁月神偷》的创作方法是由最日常的红尘琐事来反映时代变局,也就是把民俗、历史、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浓缩在了特别小的民生空间中。这种创作方法可以用在任何地方,更何况香港和澳门一样,地域相近,又都出现过身份归属的问题,相似性大于差异性。

 

《澳门人家》书剧联动发布会


澳门本土的文艺作品内地传播度不高

 

新京报:在创作之前,有没有去参考一些有关澳门的文艺作品?

 

梁振华:描写澳门生活的叙事作品很少传播到内地,这些年普遍印象深刻的是《澳门风云》系列和《妈阁是座城》,但这几部作品讲的都是澳门的博彩业。观众们在关注澳门的博彩业的时候可能会忽略掉澳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筹备时期,我们前后去了三次澳门,看了很多澳门本土作家写的散文,去深度了解澳门的民俗、饮食等方面的文化。我们原来不了解澳门,是在阅读这些文艺作品中熟悉起来的。随着时间推移,采风越来越具象化,我们对各行各业的人都进行了访谈,尽可能把他们的生活都写进了剧本。

 

新京报:为什么澳门本土的文艺作品在内地的传播度不高呢?

 

梁振华:澳门面积小,当地人的性格也很低调内敛,文学上也没有一种急于想证明自己的诉求。加上澳门没有诞生一些非常有知名度的作家,导致它在文学上的存在感就不是很强。我也希望《澳门人家》能够成为澳门叙事的一部分。

 

新京报:为什么没有选择聚焦在博彩业上?

 

梁振华:电视剧和电影不一样,因为是在主流平台播出,要考虑受众的喜好,但澳门几乎所有行业都是和博彩业有联系的,这点在电视剧中还是有体现的,梁家栋就曾经在赌场发牌,剧里所有人的工作都是或多或少和博彩业有联系的。


 


澳门文化是岭南文化受到葡萄牙殖民文化影响的产物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制作杏仁饼的世家作为电视剧的主角?

 

梁振华:一方面杏仁饼是澳门当地的特色美食,另一方面是杏仁饼这个生意很接地气,可以和普通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梁记饼家的原型就是大三巴牌坊旁边的英记饼家。

 

新京报:你们在当地采风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有什么澳门文化是难以被内地观众理解的?

 

梁振华:基本没有。因为澳门跟内地是同根同源的,主要是岭南文化,相通的地方还是大于差异的。主要是受到了葡萄牙殖民影响,所以当地文化西化痕迹还是很明显的,也有很多外来词。

 

新京报:梁家大屋承担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梁振华:对于澳门当地人来说,大屋是澳门的特色建筑之一。项目筹备期间,我们参观了澳门的很多大屋,比如晚清实业家、教育家郑观应的郑家大屋。对于澳门人来说,大屋是一个大家族荣耀历史的辉煌见证。

 

我们借用梁家大屋这一具象化事物,通过呈现一开始的易主,几经波折后又让梁鼎文一家失而复得的故事主线,表面上讲的是一个屋子的得与失,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浓缩版澳门历史的象征,因为种种不可抗因素,一开始流出去了,最后又回来了,是失而复得的具象化表达。


 


新京报:《澳门人家》中有没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原型?

 

梁振华:皇冠小馆的老板郑大冠。记得当时在一次采风过程中,我们得知皇冠小馆是澳门当地特别有名的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碰到的老板叫郑冠文。在之后的聊天接触中,我发现这个人太有意思了。他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生活过得非常逍遥自在。平日里,每天都要到澳门的码头上去寻找软壳蟹。尽管从事餐饮行业,郑老板却能读懂海上的潮汐,知道什么时候海上能有最好的螃蟹,什么时候能有最好的鱼虾。他喜欢广结天下朋,诚交四海友,告诉过我自己最开心事的就是宴请身边的好友,在他的皇冠小馆里大吃大喝,借机再给他们科普各种餐饮文化。


撰文 | 彭镜陶

编辑 | 宫照华

校对 | 薛京宁


相关推荐
动态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主题论坛与荣誉盛典成功举办!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大戏看北京4月文艺资讯丨《长城》音乐会以旋律传递精神
娱乐
2024,新的游戏规则,新的生活方式 | 女性影视、综艺盘点
文化
时间和纸上,写一些新的符号
文化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12月16-22日文艺资讯丨胡廷江作品音乐会将启
娱乐
对话《雪迷宫》编剧:为了这部剧差点翻烂《禁毒学导论》
娱乐
老舍剧场微影评 | 电影《永安镇故事集》:相对的真实与相对真实的表达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8月文艺资讯丨热血青春,致敬军魂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