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老北京冬至不吃饺子,原来吃“馄饨”
新京报 编辑 穆祥桐
2019-12-22 11:38

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南宋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到了南宋,我国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


“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棚,用羊肉、辣椒和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 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故形成“捏冻耳朵”这种习俗。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


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载“岁时杂记: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钝。” 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也说:“(冬至)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与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可见,冬至吃馄饨的习俗,是打宋代传过来的,此前是否也有,尚未查证,直至今天,这一风俗仍在我国不少地方流行。


人们在冬至之日吃馄饨是与天象有关的,因为冬至,就是冬季已到了极点的意思。冬至之日为一年中阳气上升之始,正如混沌初开之意,所以人们以吃馄饨来象征打破混沌,开辟天地。


当然,也有的文人把冬至吃馄饨看成是单纯的生活享受。近人痴呆在《老北京杂抄•冬至》文中,说得极为风趣:“老北京之即时行乐,吃尽穿艳,余言之属矣!而于冬至之馄饨,又焉能例外也?况冬至馄饨夏至面,著于饭经,载在食谱,其素讲吃喝玩乐之老北京人,又安能轻轻放过乎?势不得不尽情一吃,以谢于天下后世,而五脏之神当亦蒙无上之风光,而得美满之汁水也。”


老北京人吃馄饨,首在重视其汤,向有“喝馄饨”之说。讲究的人家,例于前一日,以猪骨、乳鸭、肥母鸡,外加牛肉少许,以文火煮,以鸡鸭肉煮柴为度,淘入磁、锡罐,以去掉煮肉铁锅的铁锈味。来日先和面粉,面质宜硬。而后以“走槌”擀薄,以刀破成“梯”形片,包上“里脊条”肉、青卫韭末,最后放人沸腾的“肥汤”锅里一煮,熟后盛人碗内,而碗内须先放好“金钩虾仁”、冬菜、紫菜、鲜豌豆苗,再佐以四王府酱油、玉泉山的米醋……此一应节美食真是美上加美了。


至于市面上卖的馄饨,则有肥汤粉丝馄饨、有白汤大馅馄饨、有高汤卧果馄饨,还有上海人卖的蛋片馄饨……品种繁多,任君选择。总之,冬至前后,在饮食上,人们是掉在“馄饨阵”里了。


文 高巍(民俗学者)

编辑 穆祥桐 校对 陈荻雁

相关专题

又是一年冬至时 今年你准备怎么过?

话节气•留乡愁 冬至大如年

相关推荐
冬至美味集锦:饺子、汤圆齐上阵,羊汤、冬至面等地方美食吃起来
消费
暖冬新菜迎冬至,2025年春节年夜饭、年中饭预订收尾
商业
今日夏至,夏至面、夏至饼等节气美味别错过
消费
节韵汇丨今日夏至,“夏九九”你会数吗?
时事
《念念平安》:“又是一封短信,我回得快,也盼你多多来信”
文化
二月二,吃春饼、龙须面等迎接龙抬头
消费
二月二“龙美食”热销,皇家宴席变家常、民俗小吃创新进击
商业
好吃不过饺子,冬至美食还有年糕、烧腊
消费
新闻8点见丨“保健品”直播乱象调查;滑雪教练真的月入十万吗?
时事
北京老字号餐饮备战冬至,饺子、馄饨等暖冬菜热销
商业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