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人造肉”团体标准预计明年上半年出台,将细分三大种类
新京报 记者 欧阳晓娟 编辑 李严
2019-11-08 20:34

新京报讯(记者 欧阳晓娟)11月8日,第二届未来食品高峰论坛暨北京植物基产品博览会在京开幕。新京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明年上半年,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将出台“人造肉”团体标准,对素食、人造植物肉、细胞肉三种类型“人造肉”进行细化区分。

 


本届论坛由未来食品高峰论坛组委会、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中国食协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办。论坛以“引领食品新增长,聚焦健康植物基”为主题,探索全球未来农业与食品领域创新与机遇,聚焦食品创新,促进植物肉、细胞肉等新型替代蛋白食品的开发等议题。

 

国务院食安办专家组副组长、原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联盟名誉理事长蒲长城表示,本届论坛将对未来食品新的食品原料、食品品种、食品加工方式、食用方式等提供建议,同时聚焦制定政策制度,来扶持相关企业健康发展,以及防止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表示,目前国内“人造肉”缺乏相应标准,2020年上半年,联盟将出台“人造肉”团体标准,从素食、人造植物肉、细胞肉三方面制定,从原料、营养、口感、风味、品质等方面进行剖析。

 

植物肉、细胞肉是否要颠覆传统肉制品?对此,薛岩回应称,到2050年,肉制品市场需求缺口将达到3800万吨,植物肉、细胞培育肉与传统肉制品之间是协同合作,而非竞争的方式存在,可以共同扩大全新市场的体量。同时,薛岩表示,替代蛋白创新符合未来消费者对食物的需求,“消费者对各种替代蛋白尤其是肉类替代品的兴趣空前高涨,这场革新必须要有更多的技术投入。”

 

新京报记者 欧阳晓娟 摄影 欧阳晓娟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铭



相关推荐
《发酵乳》新国标出炉,酸奶市场迎政策利好
消费
轻食消费调查①:“喝奶昔能替代吃饭”,代餐产品暗藏健康误区
消费
新闻8点见丨一揽子金融政策重磅推出;对基层医护晋升不宜“卡论文”
时事
芜湖10位了不起的企业家专访来了!
新京号
一周碳要闻:中国气候4个认识偏差得到矫正(碳报第131期)
财经
中国文化产业2025十大发展趋势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门头沟“蝶变”!
新京号
进博观察:进口牛奶持续价格“内卷”,乳企降本推新破局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