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不必恐惧咖啡因, 适量摄入不会损害健康
新京报 记者 王子扬 编辑 祝凤岚
2019-11-04 13:25

近日,澳新食品标准局发布101-19号通告称,正考虑禁止零售纯的和高浓度咖啡因食品,并已起草一份食品监管措施草案,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关注。而前不久,咖啡因刚刚因为在奶茶中被检出而登上热搜,并引发了一部分人的“奶茶恐慌”。

 

咖啡因到底是个什么?为什么每一次出现都会引起一部分人的恐慌?

 

咖啡因可提神醒脑

 

有报道称,因纯或高纯度形式的咖啡因可能对消费者造成健康损害,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日前发布公告称已起草提案,拟禁止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销售纯的和高浓缩的咖啡因食品。

 

公开资料显示,咖啡因是一种植物生物碱,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它能够刺激中枢神经,暂时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因此,含有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软饮料及能量饮料十分畅销。

 

专家介绍,人的身体在疲劳的时候,会分泌一种腺苷的物质,这类物质与身体发生作用后,就“告诉”你赶紧要去休息了。但是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后,与腺苷分子结构相似的咖啡因,会与腺苷抢夺人身体上的受体,从而“鸠占鹊巢”,身体也就无法接受到需要休息的信号了,这就是保持神采奕奕的重要原因。

 

此外,有研究发现,咖啡因还会让脑内的多巴胺增加,使得心脏和肝脏积极工作,加剧肾上腺素分泌,让人保持心情愉悦。

 

过量食用会引起不适

 

根据科学共识,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摄入400mg咖啡因是可以的,但是具体情况也取决于人们对咖啡因的反应以及个人身体的代谢、分解的速度。

 

在咖啡因的帮助下,我们可以保持比较高的神经兴奋度、警觉性和注意力,提升工作学习能力及运动表现。但是当咖啡因摄入过量时(>400毫克),就有可能会带来焦虑、神经紧绷等负面影响。

 

由于每个人对咖啡因的耐受程度不同,再加上咖啡因摄入过多会导致失眠、头痛,过多的兴奋会对神经产生大量刺激,引起焦虑不安,甚至生理上的疾病,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喝。

 

不必恐惧咖啡因

 

咖啡因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但提到“咖啡因”,很多消费者还是会恐慌。

  

以此前奶茶检测发现咖啡因并登上热搜这一事件为例,很多消费者听到奶茶中含有咖啡因觉得很恐惧,甚至有人说再也不喝奶茶了。但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普作家云无心表示,奶茶的基本组成就是“奶+茶”,正常的茶就含有咖啡因。这从奶茶发明的那天就是如此。没有咖啡因的奶茶只有两种情况:一是“脱咖啡因茶”,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但现实中几乎没有人喝;二是没有茶成分的“假奶茶”,监管部门应该查处。

 

因此,只要适量摄入,就不必担忧咖啡因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子扬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世界痛风日丨专家详解关于痛风的14个误区
消费
“毒素多,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到底能不能吃?
新京号
2月谣言榜丨“喝水垢水会得肾结石”“‘春断食’可减肥”是谣言
消费
“零添加”酱油检出“镉”等化学物质引争议,九问“零添加”
消费
1月谣言榜丨泡菜致癌、高盐不健康?吃车厘子会中毒?谣言
消费
节后综合征为何是“征〞不是“症”?如何尽快恢复?
消费
“春断食”能实现“速瘦”?2月“科学”流言榜解答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节后上秤不焦虑 这份“轻体”指南帮你恢复元气
时事
车厘子吃多中毒?大白菜有小黑点不能吃?1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时事
中国减盐战争,会败于外卖吗?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