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杨振宁寄语青年学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发展路径
新京报 记者 白金蕾 编辑 汪世军
2019-11-03 15:51
科学探索奖发起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寄语青年研究者:“如果你掌握了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再根据这个去选择所要走的路径,我想是最容易成功的。”


新京报讯(记者 白金蕾)11月2日下午,2019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奖励来自9大领域的50位获奖青年科学家。在颁奖典礼现场,科学探索奖发起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寄语青年研究者:“如果你掌握了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再根据这个去选择所要走的路径,我想是最容易成功的。”


杨振宁称,20世纪的科学发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到工程,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正因为这些发展,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人类的生产力增加了几百倍,而且增加的这几百倍到今天继续在推动21世纪人类的发展。


在他看来,年轻的学者在这个时候进入科技研究队伍,一方面是非常幸运的机会,一方面也是非常有挑战的。因为今天科技发展的方向,铺陈出数不清的新领域,每一个领域都可以做出来惊人的、重要的、传世的工作。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做研究工作的人要选择走哪一条路、选择哪个专题、选择怎样的研究方法。由此,他建议青年研究者:“应该掌握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再根据这个去选择所要走的路径,我想是最容易成功的。”而很多当时已经红得不得了的领域,现在已经被很多人抛弃了。


杨振宁还和青年研究者分享了科研工作者的两个最困难的时期:第一个困难时期是做研究生时。因为在做学生的时候,你是在学习已经有的知识,研究生阶段则要做研究,要做改变,要发展一个新的方向,这个是困难的。“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验,1947年对我的一生来说,是比较不开心的一年。”杨振宁坦言。第二个困难时期是得了博士学位以后,5年至10年的期间,这个期间要选择一个领域,要在这个领域里做出来一个能够站得住脚的工作,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他认为,“科学探索奖”特别关注这个领域的学者,这是非常有远见的计划。据介绍,为了选拔和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科学探索奖”评审委员会决定,奖项评审中采用“新星机制”,即同等申报条件下,年纪更轻者胜出。最终50位获奖人中,35岁及以下获奖人有9位,比例接近20%。


新京报记者 白金蕾 编辑 汪世军 校对 李铭

相关推荐
清华大学建设4个新书院,含AI+书院、国际化STEAM书院等
教育
想成为画家,却当了北大教授
新京号
他们为什么选择文科?来自牛津大学的观察
文化
中关村论坛年会聚焦AI人才 企业家称:我就是来招人的
科技
86岁钱理群谈生死:尊严地老去比多活一天更重要
新京号
多家高校开启新文科探索,AI浪潮下的坚守与融合
教育
未知即机遇:如何让“不确定”成为你的“超能力”?
文化
非医学本科生4年可拿医学博士?争议背后的协和医学院4+4项目
教育
探访实训室、学生现场炫技,新京报中招直播走进北京新城职业学校
教育
《对工作说不》:工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殖民”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