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代表建议:将“粉丝经济”等社会生态纳入公益诉讼范围
新京报 记者 王姝 编辑 丁天
2019-10-25 13:44
多名代表建议,扩大公益诉讼的领域和范围。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姝)10月24日,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最高检关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时,部分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扩大公益诉讼的范围,有代表认为公益诉讼应拓展到“粉丝经济”等社会生态的公益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宋文新就提出,目前公益诉讼范围还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资产保护、英雄烈士名誉权侵害等方面,“希望公益诉讼检察的范围能不能尽快拓展到社会生态的公益保护?我和青少年学生接触特别多,聊天时问他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大部分孩子都说想当明星,说想当科学家的、想当工人的越来越少。在社会生态领域被污染最严重的就是我们现在的明星炒作的环境,尤其是一些‘粉丝经济’,恶俗地炒作明星花边新闻,在青少年接触的社会环境中铺天盖地。建议还是应该加大关注,加快诉讼的步伐,这种社会环境的破坏不亚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因为青少年在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社会舆论的环境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关注自然生态的同时,希望能尽快地拓展到一些危害到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罗平也建议扩大公益诉讼的领域和范围,“目前公益诉讼检察主要在环境资源保护、食品安全等几个领域,但是像其他的包括互联网领域存在很多问题,希望今后进一步扩大公益诉讼的领域,由检察院代表社会进行公益诉讼”。


全国人大代表崔世平则提出,“对于官员的不作为,可否列为公益诉讼的一个内容?”


新京报记者 王姝

编辑 丁天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

相关推荐
公益谁来保护?一项原创性司法制度的十年探索
时事
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初审,公益司法保护“中国方案”有三大看点
时事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在京举行
第一看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京举行 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
第一看点
北京四中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多举措助推生态环境修复
时事
未来产业,大国科技竞赛“必争之地”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金点子”汇聚城市合伙人智慧 夯实城市发展智力支撑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增进民生福祉”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社会帮扶领域专场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中共中央今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时事
未来五年,北京打算这么干!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