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国庆期间展览接连不断。除了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重磅特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也推出了大型献礼特展,而且阵势不小。趁着假期,自己或约上好友一起去看看“明星文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六成展品为一级文物
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官方微信截图
展览名称: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
展览时间:9月10日-12月17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7、8、14号展厅
门票:60元/人
西周早期·何尊。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官方微信截图
此次展览由陕西省文物局与清华大学共同主办,几乎“搬”来了陕西各个时期的最重要最精美的文物。精选的300多组件展品中,一级文物达189组件,超过60%。国庆假期没去陕西旅游的你,在北京也能看到陕西各地的文物。
西汉·鎏金银铜竹节熏炉。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官方微信截图
展览以周、秦、汉、唐历朝精品文物为基础,兼及唐以前其他历史时期,共分为7个单元,民之初生(石器时代至商代)、创制垂法(西周)、秦国崛起(春秋战国)、皇帝临位(秦朝)、天子居中(汉朝)、多元融汇(魏晋南北朝、隋朝)、天衢盛世(唐朝)。展品中包括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何尊,何尊底部写有铭文“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来源,非常珍贵;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鎏金银铜竹节熏炉也华丽亮相,该炉是西汉皇家的生活用器,根据记载,这件熏炉原在未央宫,建元五年时汉武帝将其赏赐给了姐姐阳信长公主。
秦·跪射俑。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官方微信截图
秦始皇兵马俑世界闻名,此次展出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镇馆之宝”跪射俑,是在出土的1000多尊俑中保存得最完好的陶俑,2000多年过去,跪射俑原本的彩绘也仍旧保存得极好。另外,《曹全碑》拓片、颜真卿《多宝塔碑》拓片、柳公权《玄秘塔碑》拓片等珍贵史料也纷纷亮相,众多耳熟能详的珍贵文物汇聚一堂,值得一看。
中国美术馆:齐白石、徐悲鸿作品亮相
展览名称: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9月26日-11月2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1—11号厅、13—17号厅、19—21号厅、庭院雕塑园
门票:免费。可提前官网预约,凭身份证入馆
吴为山·马克思·铜雕塑。图/中国美术馆官方微信截图
中国美术馆此次举办的大型美术作品展展示了近500件作品,并首次调用中国美术馆的全部展示空间,特别把户外空间打造成雕塑展区。规模巨大、名家名作精品荟萃,以中国美术馆馆藏经典作品为主,汇集国内20余个重要美术馆的经典藏品。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水粉、年画、宣传画等多个艺术种类。
齐白石·和平万年。图/中国美术馆官方微信截图
徐悲鸿·奔马。图/中国美术馆官方微信截图
此次展览的作品有不少出自大家熟知的艺术大师,比如齐白石、徐悲鸿、吴冠中、吴为山、董希文、罗中立等,你还能在展览上看到美术课本上的经典作品《父亲》。
罗中立·父亲。图/中国美术馆官方微信截图
此次中国美术馆的展览紧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分为一个序篇和四个篇章。第一篇章“浴血奋斗:人民解放之路“,通过一批经典美术作品展现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阶段;第二篇章“艰苦奋斗:国家建设之路”,主要展现美术作品中所呈现的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时代气象和辉煌的建设成就;第三篇章“团结奋斗:改革开放之路”,展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所经历的伟大变革和社会进步;第四篇章“伟大梦想:民族复兴之路”,展示新时代以来,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上,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的时代风采和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
众多经典作品融入了其所处时代的印记,作品背后就是一个个中国故事,可以带上父母家人一起来看,听老人讲讲过去的故事。
国家典籍博物馆:看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等330余种珍贵藏品
图/国家典籍博物馆官方微信截图
展览名称: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展览时间:9月7日开展,闭展时间暂未通知。
展览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二、三、四展厅
门票:免费。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图/国家典籍博物馆官方微信截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了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相关单位在中华典籍传承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国家典籍博物馆特举办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国家典籍博物馆相比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比较小众,但此次的展品却十分重磅,汇集了全国20多个省40余家公藏单位、30余位私人藏书家的珍贵藏品330余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外典籍展览中数量、规模、等级最高的一次。除展示古籍典藏、绝世孤本和数量丰富的历代珍贵古籍外,还将首次展出近年古籍普查新发现的一批重要古籍。
里耶秦简。图/国家典籍博物馆官方微信截图
文津阁《四库全书》。图/国家典籍博物馆官方微信截图
此次展览共分四大主题展厅,第一展厅主题为“国宝吉光”,以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为线索,展出了来自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里耶秦简,文津阁《四库全书》、文源阁《四库全书》、文澜阁《四库全书》及河南省图书馆藏文渊阁四库全书删余稿《明文海》等同台展出。此外,该展厅内将展出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元大德八年(1304)丁思敬刻本《元丰类稿》。
《荀子》。图/国家典籍博物馆官方微信截图
《注东坡先生诗》。图/国家典籍博物馆官方微信截图
第二展厅主题为“百代芸香”,致敬那些为保护和传承我国古代典籍文化作出贡献的历代藏书家。展览珍品共计100余种,包括南宋宁宗时重刻本《荀子》、宋嘉定六年(1213)淮东仓司刻本《注东坡先生诗》等;第三展厅是国家典籍博物馆面积最大的展厅,其主题为“汲古润今”,展出珍贵典籍60余种,包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金石拓片、民族文字古籍、舆图等;第四展厅以“交流互鉴”为主题,展出60余种汉文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珍贵古籍、西文善本古籍,包括手稿《法语-汉语-蒙古语-满语词典》、满文稿本《几何原本》等。
《河防一览图》(黄河舆图)。图/国家典籍博物馆官方微信截图
《几何原本》。图/国家典籍博物馆官方微信截图
此外,国家典籍博物馆还设有古籍修复纸库陈列、小微书库模型、古籍修复互动体验等多种互动手段,科技感满满,可以带着孩子一同前往体验古籍善本的魅力。
沉浸式翻书体验。图/国家典籍博物馆官方微信截图
新京报记者 王胜男
编辑 李铮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