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秋分,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中,对秋分的解释是:“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意味着,今天是日月相合,平分秋季的一天。换句话来说,秋分这一天,恰好是“中秋”,而且白天和夜晚的时间,恰好相当。
在过去,这一天是祭祀月亮,庆祝丰收的一天。从去年起,秋分这一天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的秋分,正是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的节气,与农业有着颇为紧密的联系。
二十多年前(1998年),生活在“天明地静”淳朴平和都市边缘的散文家苇岸,开始了为二十四节气的拍照工作。他在居所附近的田野上,选了一个固定点,在每一个节气日的上午九点,观察,拍照,记录,最后形成一段文字,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工作,形成了他的《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系列散文。颇为遗憾的是,当他写到《谷雨》便戛然而止,如同他的生命。
苇岸喜欢徒步旅行,通过旅行亲近大地,投入大地的怀抱并细致地观察,进而从其中汲取创作的材料和灵感,他的一生,都在忙碌着“大地上的事情”。令人遗憾的是,在他生前,仅仅出版了《大地上的事情》这样一部很薄的散文集——这部作品是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
《大地上的事情》,苇岸 著,上海贝贝特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版。
上面的这些故事,早已为熟悉苇岸的人们所熟知。但苇岸与节气的缘分,并非开始于1998年。事实上,苇岸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叫《秋分》,那一年,是1982年。
苇岸(1960年1月-1999年5月19日)。
立春
能够展开旗帜的风,从早晨就刮起来了。在此之前,天气一直呈现着衰歇冬季特有的凝滞、沉郁、死寂氛围。这是一种象征:一个变动的、新生的、富于可能的季节降临了。
雨水
雨落在雪上像掉进井里,没有任何声响。令人感到惊奇和神秘的是:一、雨水这天准确地降了水;二、立春以后下了这么大的雪;三、作为两个对立季节象征的雨和雪罕见地会聚在了一起。
惊蛰
“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
春分
与惊蛰对照,春分最大的物候变化是:柳叶完全舒展开了,它们使令人欣悦的新绿由地面漫延上了空间;而杨树现在则像一个赶着田野这挂满载绿色马车的、鞭子上的红缨已褪色的老车夫。
清明
清明是一个敏感的、凸显的显性节气:天空出现了太阳。这是可以抬头直视的太阳,地面不显任何影子整个田野幽晦、氤氲、迷蒙,千米以外即不见景物。
谷雨
绿色正从新浅向深郁过渡。这一点也让我想到太阳的光芒,阳光在早晨从橙红到金黄、银白的次第变化,实际即体现了其从童年、少年到成年的自然生命履历。
立夏
麦子已经抽穗了,麦芒耸立着,剑拔弩张的样子,但剥开,尚未形成麦粒,空的。听到了远处“四声杜鹃”的声音。树木的叶子已充分舒展开来,绿色也由浅绿、新绿向深绿和墨绿过度。
小满
麦田成型(定型)了,立体、挺拔,颜色尚未转变,麦芒上挂着柳(杨)白絮,麦粒成型,白色的,还无质感。春天的新鲜、活泼已消失,平静的、稳重的夏天正在衍进。
芒种
麦田处在由青而黄的过渡中,它是绿与黄的综合色。麦粒已形成青白色,果肉很嫩;麦田的黄色,首先是叶子黄了,然后根部。黄色是太阳、黄金成熟的颜色,是帝王偏爱的颜色,是结束、最后的颜色。
夏至
麦子已收割完毕,田野尚弥漫着麦秸的气息,田地因麦秸而有些凌乱,像客人刚刚离去或退潮,一个季节的逝去。
小暑
倾盆大雨后的第二天。世界干干净净,树叶及地面都闪亮,水流的痕迹。天空很蓝,自中及边缘渐渐减淡,现微白色。只有东南方边缘的天空有白云铺开来。蜻蜓低飞。积水像块块镜子。玉米已抽穗扬花。
大暑
玉米的方阵已初成,两米高,方叉直指天空,孤独的青蛙(单声鸣叫)和群体的蛤蟆(群声鸣叫)。阴雨天,蝉是哑的。草木碧绿茂盛。
立秋
连续阴天后的晴天。天空今天又呈现了典型的大海或池塘的景象,远山隐现。有凉爽的气流,像在河中游泳,水流的感觉。凉意、滑动,侵入周身。
处暑
空间不透明,充填着雾、岚、烟气,稀薄的气体。看不到远山,天空中央微蓝。边缘灰黄色相混。天空有锅的感觉。草已结籽秀穗,开始泛黄。
白露
阴,天空布满灰色的层云。油葫芦鸣声一片,一种像轻吹哨子的声音。蝉已哑了,它们在草丛中代替了蝉的声音。没有虫鸣的秋天是无生命的。草的种子仍在孕育。树叶已有早凋。
秋分
玉米已收获,地已犁,小麦刚种上。农民在接地头。拖拉机耕地时,蜘蛛、油葫芦等像洪水中的灾民向一旁弃逃。土地翻过来了,新的一轮的开端。那屠格涅夫的休耕地不见了。
寒露
秋虫仍在鸣叫,蟋蟀的纺车声及拉长声音的单声的不知名虫的鸣叫。麦子已长出,三四个叶了。三、四寸高。麦田一片新绿,这绿的颜色(幼绿),也如小兽一样可爱悦人,露珠凝在叶子上,闪光时似水晶体。色也有生命。
霜降
上午已是人们寻求阳光的时候,人们站在向阳处,仿佛冬天已来临一样。秋虫已完全绝迹,没有了它的鸣声。在果园内走,我惊飞了两只喜鹊。它们惊叫着。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本文选摘自《大地上的事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作者:苇岸。已获授权刊发。
导语撰写丨何安安
编辑丨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