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国慈善组织达5511家 慈善捐赠总量达4112亿元
新京报 记者 马瑾倩 编辑 樊一婧
2019-09-05 14:42
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已有1.26亿名注册志愿者。

新京报快讯(记者 马瑾倩)今天(9月5日)是我国第四个“中华慈善日”,民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慈善组织数量已经达到5511家,约占全国社会组织总量的千分之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公布《慈善法》实施三周年十大进展中指出,我国慈善捐赠总量达到4112亿元,志愿服务、互联网募捐、慈善信息监管等各方面呈现稳步、有序发展。


志愿服务向制度化推进,注册人数突破1亿


从2017年6月,我国第一部关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法规——《志愿服务条例》发布后,相关法规陆续出台,有效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已有1.26亿名注册志愿者,志愿团体、志愿项目、志愿服务小时数分别达到64.4万、268.1万和15.1亿。志愿服务涵盖扶贫、养老、环保、体育和“一带一路”等多个领域。


互联网募捐日益规范,筹款总额超57.6亿


《慈善法》出台后,民政部陆续发布互联网平台募捐相关规定。截至目前,民政部指定的平台已有20家,其中6家由社会组织(5家基金会、1家社会团体)运营。


截至2018年底,平台总筹款额超过57.6亿元,筹款金额前三名的平台分别为腾讯公益(33.5亿元)、支付宝公益(11.6亿元)和阿里巴巴公益(7.4亿元)。“99 公益日”在腾讯公益的筹款中占有较高比重,自发起以来,2015年至2018年,公众捐赠金额从1.3亿元升至8.3亿元。


2285家组织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截至目前,全国志愿服务信息实现统一记录和管理,慈善组织基本信息及年报、慈善项目、公开募捐方案备案、慈善信托等信息实现一键查询。截至2019年8月底,慈善组织数量已经达到5511家,约占全国社会组织总量的千分之七,1260家慈善组织获公开募捐资格。


同时,社会组织信用信息记录系统启用,慈善行为遵法守信实现全透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0个部门联合印发备忘录,“诺而不捐”、“诈捐”、“骗捐”等危害慈善公信力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19年8月底,中国社会组织信息平台设立的“活动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已分别列入3040家、2285家组织。


此外,慈善信托得到发展,截至2019年8月底,我国慈善信托备案总数为209单,慈善信托财产总规模达到23.1亿元。《慈善法》配套政策接连颁行,税收优惠规定细化,企业及个人参与慈善活动得到鼓励。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世辉

相关推荐
孤儿助学扩面提标,民政部全学段保障|新京公益4月播报
公益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多家企业关注银龄守护|新京公益1月播报
公益
同根同源 同向同行——各地公益慈善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成效显著
新京号
民政部:推动专项救助向更多低收入人口延伸
时事
社会组织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未来将怎样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这场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新京号
收藏 | 学习新慈善法,读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新京号
见证慈善法的力量
新京号
碳足迹管理体系发布,大凉山排查“公益秀场”|新京公益6月播报
公益
【公益视点】高静华:中国特色企业慈善的驱动因素、基本特征与路径选择
新京号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发文,这些新提法值得注意!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