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颐和园邀游客“穿针乞巧”过民俗七夕
新京报 记者 周依 侯少卿 编辑 樊一婧
2019-08-06 11:01
七夕节至8月底,颐和园贵寿无极院内将持续保留“穿针引巧”和“投针验巧”两个项目。

新京报快讯(记者 周依)8月6日七夕节来临之际,颐和园“暑期传统文化日”活动在贵寿无极院内举办,10余名女童身着传统手工刺绣的宫廷服饰,参与巧手引针、投针验巧、制作颐和巧果和塑宫廷面人四项传统民俗体验活动,感受传统文化。


小朋友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巧手引针。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传统上有穿针乞巧、投针验巧、吃巧果等民俗。活动中,女孩们用五色彩线穿过依次排列在软垫上的10根针的针孔,比试谁的手快眼快。在另一边,高足碗中已经准备好晒制一天的清水,参与者要将针轻轻放水中,使针漂浮于水面,考验参与者的耐心和细心。随后,在面点老师和传统手工艺人的指导下,参与活动的女孩们使用6个颐和园标志建筑模具和澄粉,制作颐和巧果,聆听传统手工艺人讲解颐和园御膳房历史故事,参与制作宫女形象面人。


小朋友在面点师的指导下制作小点心。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除活动当日外,七夕节至8月底,颐和园贵寿无极院内将持续保留“穿针引巧”和“投针验巧”两个项目,游客可以现场参与,感受传统民俗趣味。


小朋友体验投针验巧环节。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小朋友学习制作宫廷面人。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据园方介绍,本次“慧心巧手伴七夕”暑期传统文化活动作为整个暑期活动的一环,不同于之前红色文化游、科普文化日的主题设计,将传统节日和颐和园特色文化符号结合起来,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向少年儿童讲述历史,传承传统文化。


新京报记者 周依 协作记者 侯少卿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相关专题

七夕特辑│五省都能领电子结婚证了,你的对象在哪里?

相关推荐
“五一”即将来临,北京海淀推出五大主题板块、17项特色活动
北京
早安北京0131:最低-6℃;春节期间颐和园周边出行提示请收好
北京
大戏看北京1月20-26日文艺资讯丨话剧《全家福》展烟火温情
娱乐
天之尽头 天鹅带你游山东荣成
时事
早安北京0917:最高温28℃,早晚体感偏凉,需适时调整着装
北京
@庄儿里人,逛灯会、看演出......这里有中秋假期的N种打开方式!
新京号
怀柔好“潮”!
新京号
北京推出203项暑期游园文化活动,昼夜都有巧安排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