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网红雪糕”的夏天,谁是制造者?
新京报 记者 梁缘 任婉晴 编辑 程波
2019-08-01 19:07
新京报记者盘点“网红雪糕”制造者,为你揭开雪糕经济背后的秘密。

史上最热的夏天的高温“催化”之下,消费者对雪糕的热情年盛一年。


2014年夏天,裹着一张纸的朴素雪糕东北大板意外走红,拉开了“网红雪糕”的序幕。


2019年夏天,“网红雪糕”的消费热度和高温一同爆表,“网红雪糕”的竞争已然白热化,从去年大热的钟薛高到今年的“网红雪糕”双蛋黄,消费者手中的雪糕每年都在变,不变的是对“网红雪糕”的追逐。


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天猫平台共卖出1000万支雪糕;而7月苏宁小店数据显示,雪糕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


新京报记者盘点“网红雪糕”制造者,为你揭开雪糕经济背后的秘密。


“网红雪糕”简史

总之,消费者的味蕾永远不会满足的,需要新鲜感,健康、低脂也不能丢。Mintel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如今消费者愿意花更多钱购买能带来享受感的产品,包括使用进口高级原料、含有更多的乳脂、创新的包装、加入稀有食材等。


从前,几款雪糕就能占据我们的整个童年,市面上的雪糕品类不过是水果、牛奶、巧克力几种味道的变化、组合,而现在新的爆款雪糕层出不穷,口味和价格上的变化都逐渐打破了人们对以往雪糕的认知。


总结几款“网红雪糕”的走红之路,大抵如下:


奥雪“双黄蛋”:凭借口味的大胆创新 ,与罗森线上线下联手营销,抓住每日优鲜、盒马等新零售渠道,抖音发布雪糕生产制作的全过程;


中街1946:主打“极致新鲜”,频繁跟晓风书屋、活字印刷、泰迪生活等品牌跨界,注重小红书、微博等线上渠道种草;


钟薛高:独特瓦片形状,不依赖线下经销商铺货,强调线上渠道,外围造势做价值感。


谁在制造“网红雪糕”?


冰淇淋和雪糕制作工序相似,不同在于冰淇淋通常用盒装,而雪糕则为棍装。


值得一提的是,网红雪糕背后的“东北老牌冰企”。


今年最受瞩目的“咸蛋黄”,是来自东北的老牌冰品企业“奥雪”,在“双黄蛋”之前,奥雪的“区域“爆品有红糖冰棍、水晶葡萄等。


除了咸蛋黄,这两年流行的网红雪糕中,中街1946也与“东北”有血缘关系,随着电商平台崛起,这种新兴模式开始重塑东北雪糕的业态,促使东北雪糕南下成为风潮,让中街大果、东北大板、马迭尔、长春饭店小奶油、东北雪糕四大天王,火遍大江南北。


网红雪糕的巨大市场,未来还有多少花样?


2014年,中国冰激凌市场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冰激凌消费市场。


随着大家生活质量普遍提高,运输难度降低,冰淇淋早已从解暑降温的产品成为了国人的平常消费品、休闲品。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403亿元,较2016年的390亿元增长3.33%。

虽然消费总量跃居第一位,但是中国的冰淇淋人均消费量还是显著低于美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当前中国人均消费冰淇淋2.5公斤,而日本人均消费是中国的4倍,瑞典是中国的6倍。可见,中国的雪糕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几年雪糕市场整体快速增长,与电商渠道崛起脱不开关系。“网红雪糕”里的中街1946和钟薛高的大卖。离不开线上的功劳,其销售额大多来自线上销售。

不过,雪糕终究属于低频消费品,更新迭代速度快,产品门槛并不高。奥雪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行业“真的太难了”——冷饮行业是快消江湖里厮杀最残酷的,每年都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所以线上推广单品,并不是能够制胜的途径。


观察“网红雪糕”的走红之路,抖音、微博、快手一个都不能落,能够联动线上线下,玩出花样,或许才能在雪糕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任婉晴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殷墟考古往事:从“一片甲骨”到地下古城,揭开商王朝神秘面纱
时事
苦夏了?来点儿“老北京暗黑料理”消暑开胃
健康
雪莲走红:一种对平民市场经济的期待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雪糕“升值”密码:跨界文创抬身价,代工厂宣称成本6元
财经
怎么表达天气热?欢迎盗文案
文化
别让雪糕成为一种咬咬牙才能买的东西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甜:从舌尖蔓延周身的夏日滋味
文化
垃圾分类的“上海样本”
时事
热门评论
qian912101qian
7天前
市场溢出后该融化了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