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零的突破!中国新型类脑计算芯片首登《自然》封面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19-08-01 08:28

视频截图:基于天机芯片的类脑自动行驶自行车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清华大学施路平团队近日发布研究成果——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该芯片是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既可支持脉冲神经网络又可支持人工神经网路的人工智能芯片。目前,该成果已在《自然》杂志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零的突破。



据介绍,当前,人工智能芯片代表性工作可概括为两个主流方向:深度学习加速器 (支持人工神经网络) 和类脑芯片(主要支持脉冲神经网络)。由于算法和模型的差别,当前人工智能芯片均只支持人工神经网络或者脉冲神经网络,难以发挥计算机和神经科学两个领域的交叉优势。天机芯片则通过资源复用,只需百分之三的额外面积开销即可同时运行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导向的绝大多数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异构网络的混合建模,形成时空域协调调度系统,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既能降低能耗,提高速度,又能保持高准确度。


2015年,施路平团队设计出第一代“天机芯”,经不断改进设计,2017年第二代“天机芯”问世。相比于当前世界先进的IBM的TrueNorth 芯片,2017年流片成功的第二代“天机芯”密度提升20%,速度提高至少10倍,带宽提高至少100倍,灵活性和扩展性更好。


施路平介绍,早在2012年,清华大学就瞄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通过人才引进布局类脑计算。2014年清华大学依托精仪系成立了联合了七个院系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为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基于自主研发的天机芯片,类脑计算中心还研制出第一代类脑计算软件工具链,可支持从机器学习编程平台到“天机芯”的自动映射和编译,开发出第一代类脑计算系统,并利用类脑自动行驶自行车建立一个异构可扩展人工通用智能开发演示平台,利用一块天机芯片展示了自行车的自平衡、动态感知、目标探测、跟踪、自动避障、过障、语音理解、自主决策等功能。


编辑 杨利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零的突破!中国新型类脑计算芯片首登《自然》封面
相关推荐
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人选(集体)名单公示
第一看点
霍金联手科技大亨打造“纳米飞船”
国际
总理走过的这30米走廊,开启一扇科技和产业变革的窗口
时事
像《失控玩家》中那样虐待“NPC”,会有道德风险吗?|读刊
文化
百度押注AI背后:广告收入增速放缓,变现提速“翻身”
科技
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时事
后疫情时代,百度AI如何助力新基建乘风破浪?
科技
“芯战”揭幕:国内芯片行业暴露短板
财经
5000万条数据得出2019最受关注十大新科技
智库
“人脸识别”,我们还能承受多少风险?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