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总量已超26万人
新京报 记者 吴婷婷 编辑 白爽
2019-07-27 09:00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022.4亿元。

按照规划,到2035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也称“北京亦庄”)管理面积将从现在的60平方公里拓展到225平方公里,开发区将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总量和增速均居北京市第一位,对北京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8%。未来,开发区将被打造成为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产业支点城市。

 

研发

填补国内空白新产品上半年共32项

 

目前,开发区形成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引领创新前沿。截至2018年底,开发区汇聚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20000多家,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总量和增速均居北京市第一位,对北京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8%。

 

多年来,开发区区域研发水平持续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今年上半年研制出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32项、新技术31项。建有全国第一条8.5代液晶显示生产线,全国最先进的新型显示研发中心、全国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全国唯一IPv6根服务器工程中心,全国唯一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全球最大的重组蛋白库等。

 

截至目前,开发区人才总量已超过26万人,两院院士37名,海外学人35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人。

 

经济

第三产业1-5月实现收入2860.6亿元

 

今年上半年,开发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022.4亿元,同比增长8.4%。今年上半年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合计1866亿元,同比增长8.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2.3%。其中,高端汽车及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与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同比增长分别为14.1%和16.2%。第三产业1-5月实现营业收入2860.6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5.9%。

 

焦点1

企业办执照24小时内可取

 

开发区2019年4月建立了党建引领“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新机制,按照行政区划、企业分布情况,将开发区划分为10个区块,在每个区块建设“亦企服务港”,最终实现“小事不出厂,大事不出港”的目标。已走访、调研企业150余家,受理企业诉求558件,目前已办理465件。

 

每个月,开发区都会有一场主题为“选择北京 亦庄机遇”的北京亦庄创新发布,这其实也是一次新入驻开发区企业的欢迎会。在这场发布会上,开发区为新入区的创新型企业送上“迎新政策包”、服务机构联络卡,目前已对接20多家企业,累计投资需求37.2亿元,释放融资需求32.3亿元。这也成为开发区独具特色的活动。

 

除了每个月的“创新发布”,开发区每周还要召开“企业家早餐会”,目前已邀请40余位企业家交流沟通企业情况,收集企业需求及建议50余项,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跟踪服务、马上研究方案、限期落实解决。

 

此外,为了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开发区还推出一系列便利举措,比如企业开办一天取得执照,免费公章和发票等。据统计,上半年新开办企业2216户,同比增长2.5%。电力“三零”服务办理环节压缩至2个,上半年报装500户,同比去年增长124%。

 

为了当好企业的这个“大管家”,开发区还推出了精准服务,截至目前为71家企业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包”,根据企业需求推出17项普惠式政策,155项专项式政策,已办结专项事项83项。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在全市的优化营商环境“千人千题”竞赛中,开发区在参加的5项指标考试中全市排名第二,其中开办企业、建筑许可指标单项排名全市第二。

 

焦点2

基础教育学位将达2.2万余个

 

“让在开发区工作的人在开发区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开发区鼓励企业盖好房子,让在开发区工作的上班族住得舒心。据介绍,开发区鼓励企业建设倒班宿舍共56.8万平方米,建设单身蓝领公寓、单身白领公寓、人才公租房、自住型商品房、定向销售商品房、专业园区配套租赁房等多层次住房1.6万套,62%的产业人口共计16万人的居住问题在区内得到解决。

 

除住得好,开发区已完成和在建学校13所,幼儿园13所,建成后可实现基础教育学位2.2万余个,学前教育5000余个,基本满足常住人口和部分人才子女入学需求。

 

同时,开发区引进名校办分校,先后引入人大附中、十一学校、北京二中、建华实验、中芯幼儿园、耀华国际学校、北京东方蒙特梭利研究院等优质主体办学办园。

 

医疗卫生方面,开发区在支持同仁医院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基础上,引进中西医结合东方医院、爱育华妇幼医院、国家康复医院、陆道培血液病等专科医院,共建设4家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2家一级医院、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个北京市120直属急救站,实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

 

焦点3

亦庄新城建设将“产城融合”

 

加快建设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的亦庄新城,标志着开发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开发区工委书记王少峰表示,亦庄新城建设将围绕产业和城市这两条主轴,双轴同向,合力发展,相互促进,建设一座令人向往的品牌城市。一方面,升级版开发区要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大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准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等未来引领产业,做优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综合服务产业,最终将开发区打造成为既拥有龙头型企业、创新型初创企业,又拥有产学研机构,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高精尖“产业雨林”。另一方面,新城建设聚焦“势能”,成为引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建设一个“规划有高度、建设有厚度、管理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城市有靓度”的一流产业新城。“我们要把亦庄新城建设成为一座‘开发开放、宜业宜居、实现梦想、安放心灵’的城市。”王少峰说。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白爽 校对 付春愔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婷婷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技能人才总量达358万人,高技能人才超122万人
北京
大兴机场口岸今年出入境人次突破200万
新京号
多样化安居政策背后 城市留才的隐形较量
新京号
北京市举办“迎五一”首都高技能人才联谊活动
北京
践行嘱托 京津冀瓣瓣同心谱新篇
时事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日开幕,10余项重磅成果同期发布
时事
“五一”假期进出京客流创历史同期新高
北京
又一国际研发中心落户大兴
新京号
充分认清我国长期稳定发展的巨大优势
北京
【携手奔赴现代化的明天】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