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总裁可以霸道,但不是杨烁们那样的 “油腻”
新京报 编辑 吴龙珍
2019-07-23 12:00
7月22日晚,#杨烁演的霸道总裁#蹿上了微博热搜,一段杨烁在新剧《归还世界给你》中的表演视频在微博上被大量观看和转发,观众纷纷留言表示,杨烁的表演用力过猛,其饰演的霸道总裁显得太过“油腻”。

杨烁在新剧《归还世界给你》中的表演,一个服装行业的“霸道总裁”。

 

今年本是杨烁的大年,因为仅前两个季度,他就有三部新剧上星播出,分别是与刘涛合作的《我们都要好好的》,与唐嫣合作的《时间都知道》,与古力娜扎合作的《归还世界给你》(后两部作品都在播出中)。不同的三部作品,杨烁恰巧都饰演了同一类人:霸道总裁;但在对角色的呈现上,杨烁都被诟病“油腻”。

 

以网上热传的这段视频为例,这个桥段本是男主角陆淮到女主角公司,公司其他年轻的女职工都被陆淮帅气的外表迷住了。这段表演对演员的要求并不难,只要凸显霸道总裁的架势即可。杨烁在表演时,微表情是:歪嘴笑,以突出他左脸的酒窝;挤眉弄眼,以显示他眼光“放电”;与男二号擦肩而过时,皱眉撇嘴以体现雄性间的“敌意”,然后一个夸张的慢动作旋转躲闪,表现自己的不羁与洒脱……拆解来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演员都有他的表演意图。但为何留给观众的却只是“用力过猛”“尴尬”“滑稽”的印象?


《时间都知道》中的杨烁饰演的地产行业“霸道总裁”。

 

回想起来,将霸道总裁表演得“油腻”的,并不只是杨烁的问题,国产剧的霸道总裁十有八九都是如此。比如黄晓明的左震(《锦绣缘·华丽冒险》)、杨洋的肖奈(《微微一笑很倾城》)、张翰的占南弦(《温暖的弦》)等。

 

在演员的理解里,霸道总裁就是得“邪魅狂狷”,得“拽”,得“酷”,得“雅痞”。因此表演时,他们的声形体表都直露地表现出这些特点。要凸显出“拽”,那我就使劲皱眉;要凸显出“冷”,那我就故意压低声线;要凸显出雅痞,那我就梳起大油头,蓄起小胡须……


《欢乐颂》中的“小包总”。

 

但是,角色有什么特点,演员就直露地表现出这些特点,这不是高明的表演。实力派演员何冰曾如此谈到他的表演心得:“拿一个人物来分析,大家都有理解,但是千万不能演那个理解……那是个答案,而我们要演的是这个算式,这个答案应该让观众判断出来。”

 

换句话说,表演就像是推演一个算式。低水准的表演,是直接告诉观众算式的答案,而高明的表演,则是推演出算式的过程。就比如扮演一个小偷,有的人一出场就贼眉鼠眼,告诉观众“我就是一个小偷啦”。但现实生活中,有哪个小偷会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告诉路人,他准备偷东西了?

 

但是,国产剧在想象霸道总裁时,一方面,无论是演员、编剧还是导演,都已经被大众文化中的霸道总裁形象“洗脑”了,他们脑中早就有了霸道总裁的刻板“答案”——霸道总裁就是“邪魅狂狷”,霸道总裁出场时就是有一堆女性在一旁“哇哇哇”地尖叫……编剧写得套路、演员理解得粗浅、导演没有想法,角色便千篇一律,好像所有霸道总裁都一副面孔。


霸道总裁出场总是这样的,导演的想法很单一。

 

另一方面,就是前文提到的,演员表演时直奔答案,表演停留于表面,模式化、浮夸。雪上加霜的是,有些演员过于在意自己的镜头形象,热衷于凹造型、做表情,以确保自己每一个镜头里看起来是帅的——角色就愈发显得造作。

 

那么,该如何正确诠释一个霸道总裁?

 

这里提供一个倪大红的经验,不久前他凭借《都挺好》中苏大强一角获得今年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项。有一次,倪大红要演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以前演狠人就是面目狰狞、声嘶力竭,但倪大红偶然间通过跟烟民聊天得出一个灵感。烟民会说,“那个人能把烟戒了,他得有多狠啊!”倪大红才想到,原来狠人并不一定外表凶狠,更有可能是内心极度克制的人。

 

一样的道理,所谓的霸道总裁,并不是一定得外表霸道。他们的“霸道”气质,应该在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中体现。说起《都挺好》,倒让人想起了张晨光饰演的霸道总裁蒙志远,没有夸张的出场方式,但他的总裁气质通过他与苏明玉的互动、他的几次大的布局和决策,体现得一览无余。


《都挺好》中的蒙总,同样是“霸道总裁”,但气质通过人物互动、故事情节体现出来。


这才是合格的人物塑造与诠释。

 

□从易(剧评人)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 校对 李世辉

相关推荐
“绅士”身上的“流氓鬼”:近代知识人的两个面向|一叶识春秋
文化
《发酵乳》新国标出炉,酸奶市场迎政策利好
消费
太好了,是哪吒3.0,我们有救了!
文化
美国殡葬习俗变革,新生代追求最后一次个性张扬
文化
《好东西》任彬:做了三天心理准备才说出口“爱我便是”丨角色
娱乐
告别野蛮生长,微短剧戒掉“霸总”俗套
科技
“最强嘻位”李川:我,普普通通而已
娱乐
新闻8点见丨暗访山羊“保养”黑幕;帕劳失联潜水者求生28小时
时事
“霸总”危机:开启爱与责任的持久谈判
文化
回顾2024:AI和新硬件,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