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靠功能饮料提神醒脑?医生:更适合特殊人群使用
新京报 记者 张兆慧 编辑 王鹿
2019-07-23 10:30

图/视觉中国


“累了困了喝红牛”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语。近年来,各式功能性饮料纷纷闯入人们的视野,为保持体力、精力,不少人将其作为提神醒脑的“神器”,但有媒体报道,许多功能饮料在国外已经开始被禁止,且多人因它猝死。

 

功能饮料真的如此可怕吗?生活中,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看待功能饮料?北京世纪坛医院营养科医生贺源告诉记者,功能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目前在市面上出现的功能饮料种类繁多,严格来讲,功能饮料分为三类: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

 

区别于普通饮品,功能饮料在特定条件下更适宜特定人群饮用,“例如运动饮料适合在强烈运动、人体大量流汗后饮用,其中的电解质和维生素可以迅速补充人体体能。至于身体健康、正常或没有体力消耗、不需要补充能量的人,喝这些功能饮料是没有多大作用的。”贺源解释道。


尽管目前有一些负面案例,但大多是过量饮用功能饮料导致的。饮用功能性饮料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服用适当的剂量。夏季大量流汗时更适宜补充电解质。但不管什么季节,都要适可而止。任何饮品对成人来讲,关键在于饮用量,每天最多不要超过500ml。此外,贺源提醒大家,饮用功能饮料,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功能饮料不能代替饮用水

 

每天一定量的饮用水可以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需要,功能饮料中强化了维生素、葡萄糖、电解质,有的还补充了牛磺酸、咖啡因等成分,这些成分有一定缓解疲劳、维持电解质平衡作用,但也只是适合于体力支出较大的特定人群。从营养学角度来讲,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饮料。

 

学会看标识,对号入座补充更安全

 

含有不同营养成分的功能饮料作用不同,消费者要根据自己需求购买。便秘、减重人群可以适当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饮料,但务必注意糖分及能量不要过量;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的人群可以适当选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饮料,但是,同时要注意均衡膳食,这是补充营养素最有效的途径;体力消耗较大、运动强度大的人群可以酌情考虑补充运动饮料,有效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

 

儿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饮用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量补充功能性饮料会加重其自我调节的负担,比如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其中的糖分还会抑制摄食中枢,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长期饮用会造成儿童肥胖、营养比例失调,导致营养不良。

 

多数功能饮料主要针对大量出汗的生理特点进行糖分、电解质和维生素的补充,这类饮料在剧烈运动、人体大量流汗后饮用,可以迅速补充体力,但是如果没有额外的体能消耗,运动饮料中的钠盐会增加机体负担,加重心脏负荷,升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要谨慎饮用。

 

功能性饮料一般都是含糖饮料,人们在补充营养素的同时也将大量糖和热量摄入进去了,长期饮用可能会使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糖等指标控制不理想。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编辑 王鹿 校对 张彦君 图片 视觉中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兆慧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戒酒芯片”,能否为酒精成瘾者“刹车”?
时事
起底直播间神药② 评论区暗藏功效宣传,叶黄素产品擦边近视防控
健康
新闻多一度 | 弱碱性矿泉水喝了能生儿子?别再信这些谣言了
时事
北京熬暑
新京号
《成瘾的深渊》:如何一步步走出药物成瘾的泥潭?
文化
这几种肉蛋奶,打死也不能多吃,吃多了不补钙还招癌
新京号
《繁花》宝总送出的那一杯板蓝根,真是“万能神药”吗?
新京号
网红“快乐小赵”去世,他曾确诊的酮症酸中毒是种什么病?
时事
《健谈》热问丨怎样算合理膳食?你的餐桌够科学吗?
消费
春天到了,调控慢病、刻不容缓!衣食住行方面,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哪些?
新京号
热门评论
了不起的高瓷笔
7天前
以前上夜班时经常喝。
sinosper
7天前
哎呀,还挺喜欢魔爪的,不过我的血压有点高,看来以后不能喝了。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