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娃娃读那么多书干嘛?”一声令下,从我的耳膜传入直击我的内心。吓落了我手中的纸巾,我附着墙,长久地不能平息,心中涌起了仿佛惊涛骇浪,熔熔岩浆。看着纸巾从空气中滑落到地面,我没有去捡。
屋内他和母亲的吵闹声没有停歇,我猛地站起身,头晕乎乎的。那夜,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夜不能寐。只有从窗外飘进来的风轻轻地吹过我的脸颊,带着一丝温热。那夜,好冷好冷。
大概是初二时,他与母亲开始闹离婚。因为性格不合的原因,他们每一天中总不能避免争吵。他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着硝烟味儿。
母亲思想前卫,但他的思想陈旧古板。他倡导节约,节约当然是好事儿,可是在我的印象里,他完全可以说是“抠”。
记得刚上初中那会儿,母亲带我去一家运动鞋专卖店买了一双价值300元的鞋,说是奖励我从小学毕业了,我喜滋滋地穿上,走一步看一眼,心中欢喜得不得了了。谁知刚进家门,他先是斜着眼,从头到脚把我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之后脸上满是不屑。朝我大声说到“你真是砸钱的货。”语气恶狠狠的。被他这样一说,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毕业的欣喜霎时烟消云散。随后,我看见它把那双鞋拿起又放下,拿起又放下反复地看。嘴里还念叨着什么。
初二下期,他与母亲离婚的战事越来越激烈,我常常是避而远之,实在觉着辣耳朵时就插上耳机,一个人听着音乐,那时候,老薛悲情的乐风让我着了迷,我一遍又一遍地听,越听越有感触。
俗话说:“好事传不出,坏事传千里。”他这一句话的反响力可谓是太大了。就是足不出户,也能听见邻里乡亲们在议论这句话。当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有人赞同他的观点,也有反驳的。那一段时间,我几近承包了所有的热议。
有时一个人走在路上,总能不避免地看见周围的人用眼睛瞟我,然后又纷纷转过头去。刚开始,对这样的议论很不适应,因此也增加了不少的心理负担,不过,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我其实挺明白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无非三个原因。一是因为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他心里也深深植根,这一点不是胡说,记得小时候他因为我不是男孩子而对我发过火。二是他“倡导节约”不想花钱。三是最能让人接受的就是气话。
舆论的反响太大难免不会让他发觉我已经知道了。为此,他曾试探性地问我“想不想读高中?”“想考什么学校?”之类的问题。最后,他终于破功了。他对我淡淡地说了一句“还是得把书读好,别听那些有的没的。”听完这句话,我真的是不知道该用什么心理,什么语言去面对。这让我的心一下就凉了,起初对这句话的第三猜测看来是不成立了,他甚至连承认自己说过的勇气都没有,我还在想什么?
后来,他们离婚的风波达到了最高潮,他们选择去法院解决,就因为法官问我选谁时,(因为读书的原因加上不想面对法庭上的他,我给的是口信)我选择了母亲,之后一度被他认为我是他们离婚风波中的“反动派”。我与他的关系一度走向了深渊,一去,不返。
其实,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我与他的关系还欠一个和解,不管怎么说,离婚是大人的人,我无权阻挠。但他依然对这件事无法释怀,以至于对我误解很深,我不求他待我如初,只希望保持一份情,让它长存人间。
记叙文组 作者:杨忠莹 作品ID :10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