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为什么而活,又活成什么样。这对于世上的人来说,应该是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回答。作为一个高中生,作为一个不再那么迷茫活着的人,我真的很难像古今的哲学家们作出大统一式的回答。
但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我想要作为一个真正的人,为了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而活着。
什么又是灵魂呢?借我无意中看见的一句话:大概就是你能为自己所失去而自由地哭,因自己所得而自由地笑,仅此而已。自由是不应被剥夺的也是不能被剥夺的,它是一种选择,是一种不可抗性存在,是基于你周遭的一切而被决定模样的。
正如千年前的古人王羲之所说: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当人们面对一件值得高兴的小事时,即使作为个体的人拥有不同的兴趣趋向,他们的反应也是殊途同归。这便是人们灵魂的互通性,我以为,这也是古代圣贤们认为人人平等的缘由了。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位诗人所述。但对于我来说,这却是如天方夜谭一般。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灵魂来讲,不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再让生命静穆、恬然地逝去无疑太难了。诚然现在的青年因为数代人的呕心沥血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条件,但与此同时,青年们也失去了太多的个人锻炼。我们获得了基础的素质教育,却失去了贴切社会的本性,处在如此耽误个人才能的时代,难免会将生命慢慢地逝去而无所作为。
但所幸,我们还有能够抒发情感的权利。
我以前热衷于看书,不是为了完成那些所谓的必读书目,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在一座小城里放眼大世界。从小到大,我在别人眼中总是特立独行。我曾经为了各类小说荒废了一年的学业,后来为了补起成绩花费了父母的不少心血,但真的让我重来,我或许还是会走这条曲折的路,因为那些小说给了我学习所不能赋予的感动和思索。正如在前几日的公开课,我临危受命回答一个观点问题,最后赢得了所以人的喝彩。但谁能知道,我所表述的正是那些他们所看不起的不知名作品所教导我的。
在有的人眼中,我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是可耻的。但我其实想说,你怎么能用你的观点来片面地衡量他人的行为了,就对我而言,没有人能够荒度光阴,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只是凭借这些时间来做价值不同的事情罢了,更何况这些价值是需时间流逝才能体现。例如古代汉皇刘邦,曾经在外游荡让他父亲气得吐血,却不料刘邦凭借青年时期的名望在乱世中成就大业;又有发明家爱迪生,当他幼时痴迷阅读与学校正统无关的科普书籍而被冠以“低能儿”逐出学校时,有谁想过他会成为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发明家呢。所以,我认为对于事情的结果,我们应慢慢等待。
对于我生命所走的这条路的结局,我将用我的往后余生来验证。
议论文组 作者:陈晨阳 作品ID :10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