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超过40℃气象局不敢报?中国气象局:这是误解
新京报 记者 邓琦 编辑 于音
2019-07-01 17:50
温度预报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避免也允许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

新京报快讯(记者 邓琦)每到夏季,总有人质疑,明明已经超过40℃,天气预报故意压低温度不敢报,是在给企业节省高温津贴?7月1日,中国气象局通过其微博表示,“高温低报”是误解。


中国气象局表示,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是百叶箱中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百叶箱须设在草坪上,离地面1.5米,周围比较开阔,无高大建筑、树木等阻挡风或遮挡阳光。


在同一座城市内,百叶箱和水泥路、柏油路上的温度不一样。在阳光强烈的情况下,水泥路、柏油路1.5米高度上的温度,比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可能高出4℃至5℃。


另外,每个人的体感温度都不一样。体感温度指人体感受空气的温度,与实际环境的温度存在出入。目前,气象台考虑风、空气湿度等对人体的影响,通过发布穿衣指数、空调指数、防晒指数等生活气象指数,来弥补单纯预报气温的不足。


那么,真的存在预报员故意低报吗?


中国气象局介绍,温度预报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避免也允许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尽管如此,气象部门对预报员依然有着严格的检验和考评标准。例如,预报温度和实况温度相差超过2℃,即被认定为预报失准。所以,预报员故意“高温低报”的说法并不存在。


新京报记者 邓琦 编辑 于音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邓琦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广东湛江受台风‘麦德姆’影响全市停水”系谣言——今日辟谣(2025年10月9日)
时事
今日辟谣(2025年10月9日)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丨台风“桦加沙”强度略有减弱 目前各地有哪些影响?
时事
这个难熬的夏天,你习以为常的热究竟是什么?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超强台风“桦加沙”即将登陆广东
时事
我国中东部高温仍处于鼎盛阶段,专家解读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差别
时事
沈登苗:双重断裂的代价——答“钱学森之问”(一)
新京号
不敢报40℃?一次“失败的科普”后,首席预报员决心继续发声
时事
高温桑拿天还将持续加码,北方是否进入“暖湿化”时代?
时事
北京致敏花粉治理入法,生态建设与公众健康的平衡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