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在北京,20万烟民消失了
新京报 记者 戴轩 王嘉宁 编辑 张畅
2019-06-13 19:12
控烟4年,北京的成人吸烟率由23.4%下降为22.3%。这意味着,20万北京烟民戒了烟。

一名违法吸烟的年轻明星,刚刚遭遇了一场公关危机。

 

61家医院开起了“戒烟门诊”,7000多位烟民接受了首诊。

 

13名北京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建议,认为“电子烟”也应当纳入控烟范围。

 

本月,北京“最严控烟令” 实施满4年。官方数据显示,4年间,北京公共场所违法吸烟比率由34.4%下降到4.9%;成人吸烟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20万北京烟民“消失了”。


2015年5月11日,北京控烟新法规实施倒计时20天宣传活动在北京文汇中学举行。现场1000多名中小学生一起做3个劝阻吸烟手势。图/视觉中国


烟民们的难题

 

6月的一个上午,张涛走出天桥演艺中心,轻车熟路地在门边一个垃圾桶旁站定,点上一支烟。

 

北京最高气温超过30℃,张涛磕完最后一截烟灰,已经满头是汗。

 

吸烟变得更“难”了:张涛在高楼层办公,抽根烟要下20层;回到家里,房间内不能吸,楼道同样禁烟,懒得频繁上下楼,小孩不在家,张涛就打开抽油烟机、站在厨房里抽。

 

“采访我可以,帮我带句话给控烟协会,吸烟区能不能多设点儿。”张涛笑着抱怨。以前,他一天要抽上三十多根,现在数量“缩水”了一半。“谁能想到呢?抽烟变成了麻烦事儿。”

 

2015年6月1日,北京市控烟条例启动,这部被称作“史上最严控烟令”的法规,将北京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划入禁烟范畴。这意味着,400万北京烟民都不得在任何“带顶儿”的场所吸烟。

 

四年来,张涛养成了一个小习惯:不管去哪,先找到建筑物周边的吸烟区,抓紧“嘬”上两口。

 

和他同样“境遇”的,还有老北京人郁军。

 

50岁的郁军,烟龄有35年。控烟令刚启动时,郁军压根没往心里去,觉得不过是“做做样子”。

 

在北京,当时流传一个词儿叫“烟狗炮”,指的是三大“最难管”的领域,香烟居首。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成人吸烟率为23.4%,烟民419万。

 

一开始,郁军没感觉到太大压力。餐馆里,经营者觉得劝烟扫了顾客的兴,会影响生意。郁军和朋友出去吃饭,习惯性地点上一根,碰到服务员劝阻还要吵上两嘴。即便掐了烟,也要怼人家一句“多事儿”。

 

但是,北京的无烟场所越来越多了。日益“压缩”的吸烟空间下,郁军不在车内吸烟、不在餐馆吸烟、不再“反抗”劝烟……去年,他彻底断了吸烟的念想儿,去了戒烟门诊。

 

“控烟条例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让更多人戒烟。”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说,到2020年,北京成人吸烟率要降到20%以下。

 

这4年,北京的成人吸烟率由23.4%下降为22.3%。这意味着,20万北京烟民戒了烟。

 

2019年5月31日,背阴胡同一宾馆,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正在查看宾馆禁烟情况。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对抗尼古丁的新职业

 

郁军走进的“戒烟门诊”,北京已经开了61家。

 

2018年10月中旬,潘家园一间会议室内释放出一则消息——300个免费戒烟名额向社会投放。不到半天,名额被抢夺一空,这让主办方北京市疾控中心措手不及。

 

“去年给了100个名额,几个月才报完名,没想到才一年,公众的戒烟热情涨了这么多。”一位工作人员回忆。

 

承担戒烟服务的是一种新型门诊——戒烟门诊。在这里,医生通过药物、心理干预等方式,帮助烟民对抗尼古丁。

 

“控烟条例的出台,让戒烟门诊迎来了春天。”梁立荣说。她是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负责人。作为北京最早的戒烟门诊之一,一度并未被烟民“看重”。大多数人是因疾病被动戒烟,医学干预戒烟的手段,很多烟民闻所未闻。诊室也曾和其他科室“共用”,控烟令实施后,他们有了独立空间。

 

控烟令实施首月,一位在首都机场做地勤工作的男性烟民慕名而来。根据新规,首都机场成为禁烟区,为了抽烟,他要专门去坐摆渡车。最终,他决定彻底摆脱尼古丁。

 

“控烟也要有堵有疏,我们预测到控烟条例实施后,会有更多人出现戒烟需求。”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曾晓芃介绍,传统的戒烟是烟民靠意志力“干戒”,成功率低,若由医疗机构来提供一系列的引导和帮助,成功率将大幅提高。

 

来自首都机场的这位烟民,一个月就戒了烟。

 

患者数量多了,医疗机构的戒烟服务也有了“大数据”。朝阳医院戒烟门诊改进了治疗方案,加强了随访力度,还组建微信群,发挥“社团作用”。一年后,烟民的口口相传为门诊带来了更多患者。

 

郁军曾经尝试过“干戒”,没成功。去年,他经人推荐来到朝阳医院,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还不时接到医生电话,沟通戒烟的进度和状况,接受心理疏解。今年,这个曾被爱人埋怨满嘴烟味的烟民,成了拒吸二手烟的“劝烟员”。

 

曾晓芃介绍,到今年,北京有61家医院开设戒烟门诊,14家达到规范化戒烟门诊标准,首诊量7742人。“目前面临的困难,一是烟民认知度不高,想戒烟不知道方法;二是部分烟民在治疗过程中失访,影响戒烟成功率。下一步,我们要在这些方面加强。”

 

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正在查看饭店禁烟情况,给食客介绍禁烟政策。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志愿者等来了道歉

 

医学戒烟的新概念还在普及。不过,在志愿者杜国勇看来,公众对于控烟的接受度,几年里进步飞速。

 

他仍然记得那个“难搞”的对象。

 

2015年冬天某个上午,天色沉沉。北京西站北广场半封闭的下沉区,一个穿着灰色羽绒服的中年男子掏出一根烟,点上。

 

彼时,北京的控烟令刚实施不到半年,未被广泛认知。冬季天冷,更少有人愿意出门吸烟。杜国勇上前劝阻,对方态度抵触,坚称吸烟是“个人嗜好”,拒绝掐烟。

 

一个坚持吸,一个坚持劝。男子拉着拉杆箱、背着背包,等着乘车,无法掉头离站,只能被杜国勇“死死纠缠”,两人在西站你追我赶,从广场一直拉锯到电梯口,男子终于将烟头扔进杜国勇随身携带的矿泉水瓶里。

 

三年半过去,杜国勇还是控烟志愿者,却再未碰见那么执拗的烟民。室内抽烟的人少了,偶尔见到,只要上前劝阻,大多自觉理亏、乖乖掐烟,还有人主动向他赔礼道歉。

 

从杜国勇的个人经历,或可一窥北京控烟的“大变化”。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给出的数据是,与《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初期相比,公共场所违法吸烟率由34.4%下降到4.9%,降幅超过8成。

 

明星的危机事件

 

控烟引发的也是一场文明意识革命,正如志愿者们“等来”的道歉。

 

今年5月21日,艺人王源被曝在餐馆内违法吸烟,迅速引爆关注。北京控烟协会喊话后,王源在微博道歉,这则消息随后被转发45.9万次、评论33.6万条。虽然有部分粉丝认为,王源年纪尚小,不应过于苛刻,但绝大多数网友站在“反方”,直言王源触犯法规。数日之后,媒体仍在致电卫生监督部门,追踪事件细节。

 

“从普及控烟的角度,我们是感谢王源的。”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说,引来如此大量关注,一方面是由于明星艺人自带“流量”,另一方面,也说明控烟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重视。

 

正如张建枢所言,放在以前,抽烟不会被认为是个大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控烟工作启动之初,还曾有劝烟员因撕毁控烟广告“扰乱社会秩序”,被扭送去派出所。数年过去,北京地铁女子抽烟、王府井设大型吸烟区、文章违法抽烟等,都引发了舆论声讨。

 

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首都之窗”的推荐页,链接着“控烟一张图”(北京控烟投诉实时地图)。北京地图的背景之上,大量地点闪烁着蓝色、橙色或黄色的灯,每一盏都代表来自普通市民的控烟投诉,像是无声的谴责。

 

市民通过手机,能进入“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号的投诉窗口,提交地点、时间、事件描述、照片后,这些信息随即在控烟图中曝光,志愿者们也会根据这些线索,前往现场进行劝阻。

 

“每个人都能成为监督员,共同营造健康的公共环境,控烟一张图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诞生的。”张建枢说。

 

投诉数量的汇总和分析,还产生了控烟“黑榜”——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工人体育场、中国航天十二院等单位都曾榜上有名。

 

这四年,“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平台接到市民投诉举报49277件。投诉量逐年增加, 2017年是13123件,2018年是15560件,今年刚过去6个月,投诉量已经达到了17210件。

 

“管水”的科室干起了控烟

 

根据控烟令,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有劝阻吸烟者的责任,若违规,将被处以2000元到1万元不等的罚款。

 

5月31日中午,西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西长安街大栅栏监督站站长王久强,前往西单地区一所宾馆检查。值班经理凌成找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2015年6月至今宾馆工作人员劝阻来客吸烟的上百条记录。

 

为了劝烟,凌成和客人发生过冲突。控烟令发布后,酒店收走了客房中所有烟灰缸,一次,两个外地的客人来到前台找寻,凌成告诉他们北京室内已经禁烟,客人不接受,坚持要在房间抽烟,最后以凌成叫来执法人员告终。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新闻发言人王本进透露,2015年6月1日到2018年底,有20991家单位因不合格被责令整改,2103家单位遭到行政处罚,共罚款近600万元。

 

为了查处违法吸烟行为,石景山卫监所6个一线执法科室全部参与,就连“管水”的饮用水科都加入了控烟执法行列。

 

张越是北京市石景山区卫监所生活饮用水监督科副科长,工作是和水打交道。控烟令颁布后,这个管水的科室干起了控烟的活儿。

 

北京市和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是控制吸烟工作的主管部门。有了投诉,张越和同事们就要前往现场核实情况并处理。

 

处理量庞大。三年半中,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的户次数是37万。张越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外出控烟执法,投诉点如果隔得远要花上一整天,其他工作都得延后。

 

在北京,卫生监督所执行30多部法规,控烟令只是其中之一,案件处理数量却占到了总数的1/3。王本进说,北京烟民的基数太大,一线执法工作量是“不可思议的”。

 

一个共识是,北京的控烟不能光靠卫生监督部门挨个执法。

 

“行业管理非常重要。医院、学校、宾馆几年来进步明显,有部门管就见效快,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王本进说,相比之下,处于暧昧地带的餐饮店、网吧、写字楼,仍是违法吸烟重灾区,这些场所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缺乏有力的约束。

 

控烟令也明确了属地责任。张建枢介绍,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本辖区内的控制吸烟工作。控烟协会每个月都会发布控烟“黑榜”,公布被投诉最多的场所和单位,上榜后,场所负责方往往会立即整改。现在,他们正在和相关部门协商,希望共享北京市街道行政区划电子地图,结合投诉数与罚款数为街道的控烟“打分”,倒逼属地履行控烟责任。


2016年10月17日,北京国际电子烟展上的各类电子烟。图/视觉中国

 

电子烟的新争论

 

北京的控烟成绩得到了多方认可。

 

“世卫组织非常赞赏北京的控烟行动。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城市,有着庞大的人口,能够实现完全室内无烟,立法起到很大作用。我们希望所有中国人民都能像北京市民这样,生活在一个无烟的城市。”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施南博士说。

 

在施南看来,北京的控烟行动为全国城市起到了带头作用,上海、深圳、西安等城市也先后实现室内全面禁烟。他相信更多城市将紧随其后。

 

时间推移,北京的控烟令也面临修正的声音。

 

一方面是法令的严厉程度。执法人员认为,目前的控烟令仍有收紧的空间,如吸烟区的划定缺乏罚则;对场所经营者、管理者的罚款只能发生在拒不改正之后。

 

此外,作为新生事物的电子烟是否该禁,也成了讨论的“新课题”。

 

今年,有13名北京市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北京升级控烟令,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北京市控烟协会对电子烟也抱以否定态度,希望控烟令能够修正。

 

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执行主任肖丹曾表示,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电子烟有细胞毒性,且多数电子烟含有高度刺激性的气体,如丙二醇/丙三醇,重金属如镍、镉和铜等。“电子烟有害健康,只是相比卷烟到底哪一方危害更大,还需要更长时间研究。”

 

不过,将电子烟纳入明令限制尚未提上日程。“电子烟的界定没有明确范围,有一些含有尼古丁,有一些含有其他成分,标准不一;此外,国际上对电子烟的看法也不一致,不是所有控烟立法城市都将其纳入了禁止范围。”

 

北京卫生部门一位负责人表示,北京控烟条例刚刚实行4周年,执法重点仍是传统烟草流行和公共场所控烟问题。对于电子烟,卫生部门正在积极关注,并与市场监管、司法、人大等部门沟通研讨。“适当时,会考虑在一定范围内禁止电子烟。而且我们强调在青少年阶段,不管是电子烟还是传统烟草,都要进行宣传禁止。”

 

新京报记者 戴轩 协作记者 王嘉宁 

编辑 张畅 校对 李项玲


图解北京控烟4年成绩单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戴轩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西城区资管机构资管规模已超20万亿,占北京全市一半以上
财经
北京“登记注册新20条”出成效,一年新设经营主体突破40万户
北京
北京朝阳推出四条博物馆探馆线路,20万张文旅消费券免费领
北京
“大戏看北京”2025展演季启幕,百部大戏齐聚京城
娱乐
男子深陷“网恋”欲转账20万元跟着对方投资,密云警方及时止损
时事
北京“十一”假期前期天气晴好,后期有风雨、气温下降
北京
谁能成为北京文旅“新坐标”?长假不扎堆,这些地方值得打卡
北京
经济热力站丨走进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区,解码首都医药创新策源力
财经
北京商业集中放量,八大新项目抢滩“双节”消费市场
北京
十一酒店价格倒挂:小城经济型破千,北京酒店反成“性价比之王”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