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网络相约犯罪作案对象多为女性和企业老板
新京报 记者 王俊 编辑 樊一婧
2019-06-13 11:25
该类犯罪嫌疑人勾连高度依赖互联网且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近年来,网络相约犯罪以新的犯罪形式出现。浙江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主任黄海涛今天(6月13日)在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类犯罪嫌疑人勾连高度依赖互联网且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作案对象多为女性和企业老板。


网约犯罪是指互不相识人员通过网上社交平台勾连,形成共同犯罪故意,相约实施暴力刑事犯罪活动。


据介绍,浙江省公安厅网安总队以公安大数据为抓手,预警研判相关犯罪苗头线索,成功预警果断制止上百起网约暴力刑事犯罪案件。


黄海涛分析了网络相约暴力犯罪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嫌疑人动机基本上是图财。“从过往案件来看,嫌疑人要不然就是参与赌博欠下巨额的赌债,要不然就是通过网上网下的渠道欠下了高利贷,或者恶意透支信用卡进行消费,正常情况下难以清偿债务,为了短时间内能够获得巨额资金,或者巨额的金钱,他们往往是抱着干一票捞一把的思想,去铤而走险来实施网约暴力犯罪。”


此外,在这类案件当中,嫌疑人勾连高度依赖互联网且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


“从过往案件来看,团伙之间的成员往往是之前互不相识的,这一类案件当中,从嫌疑人的招募到进行案件的一些作案策划,包括他们聚集以及犯罪工具的一些准备,都是依赖于互联网。作案以后,又马上散伙,甚至有些案件当中通过互联网来进行销赃。”黄海涛表示,这些案件当中,嫌疑人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给公安机关在侦破当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类案件如果不及时发现,不及时查处,它的危害性非常大。”


嫌疑人作案的对象也相对固定。黄海涛指出,作案对象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女性,因为作案嫌疑人认为女性的反抗力比较弱,容易得手。第二类是企业的老板,因为企业老板钱多,作案以后回报率高。


新京报记者 王俊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

相关推荐
今日辟谣(2025年7月17日)
新京号
今日辟谣(2025年7月17日)
时事
被骗最高超500万!警惕这种“甜蜜陷阱”
新京号
制售黄色手办被判淫秽物品犯罪,专家:不得以二次元为名突破底线
时事
10分钟被骗430万,被AI诈骗的不止老年人
数据
新闻8点见丨电商百亿补贴下的手机灰产漩涡;揭秘黄金回收陷阱
时事
严惩网络造谣、恶意索赔等敲诈勒索犯罪 6件典型案例发布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染发剂直播间里的套路;中德合作破获系列强奸案始末
时事
读书周 | 品读经典,互学互鉴
新京号
“网络色情”陷阱:广告引流,诱导“刷单”赌博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