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潘璐:留守不该成为一种“身份”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2019-05-31 18:39
留守是一种状态,儿童的留守状态会随父母务工情况的变化而变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六一将至,这个让孩子们快乐的节日,不该有人缺席。可在现实中,至少有相当大的群体,在这个节日没有父母陪伴,这个群体就是留守儿童。

 

据民政部2018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相对2016年的数据,下降了22.9%。但另一方面,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却在日益加深,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潘璐说,“长期化、低龄化、留守与流动的互相转化等问题,以及留守儿童的身份不断内化和固化,使得留守的影响不再是阶段性的,而是变成了终身性的。不但他们自身的成长面临着种种风险,同时,他们的未来也正在受到影响,可能成为新的留守儿童制造者”。

 

在湘西前卫小学的操场上,几十个孩子围坐在一起正在画水彩画。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别人的假期,或许是他们的劳动日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流动人口数量从2000年突破1亿人以后,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持续增长,至2016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8亿人。

 

大量劳动力进城的同时,留守儿童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潘璐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史就是无数个中国村庄的人口流动史。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尤其在中西部地区,留守儿童的比例远远高出均值,比如河南为57.82%,湖南为44.11%”。

 

留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受流动人口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也都有过自身流动的经历,潘璐说,“我们的团队在调查研究中发现,58%的留守儿童曾经在父母务工地点生活过”。

 

2016年,潘璐和中国农大留守儿童研究团队曾做过一项实地调研,他们发现,在河南、江西等地的村庄中,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进城与父母团聚,留守儿童在暑期的季节性流动如此普遍、规模如此之大,以致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区独特的“小春运”现象。一些大龄留守儿童还在进城团聚过程中有短暂打工经历,留守儿童的“暑期工”现象逐渐显现。

 

“这些儿童通常是投奔父母,或是通过亲戚的介绍进入城市的小作坊和小工厂。由于初高中阶段在县城上学的生活和教育费用较高,一些儿童甚至主动要求去打暑期工,挣钱缓解自己的学费压力。”潘璐说。

 

留守是种状态,不是短暂的经历

 

留守是一种状态,儿童的留守状态随父母务工情况的变化而变。一旦父母由城市返乡、不再外出,儿童的留守状态就会结束。

 

“然而在现实中,农村儿童留守的状态一经开始便很难结束。”潘璐说,“在2016年民政部组织的全国留守儿童调查中,留守儿童的年龄均值为8.66岁。在调查中,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年限普遍较长,有59.1%的父亲和43.0%的母亲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外出务工超过10年的父亲和母亲分别有27.1%和14.8%,而在外务工时间最长的已经达到了31年。”

 

随着儿童成长为成人,开始独立生活、工作,留守的状态也将结束,然而,留守的影响却并不那么容易消失,潘璐说,“如果说上一代留守儿童对自己的身份还很敏感,那么新一代的留守儿童,他们自己已经开始认同留守这个词。2007年,我们团队在安徽、河南、湖南、四川、江西五省进行留守儿童调查时,发现81.7%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不喜欢这个称呼。他们觉得,自己有爸爸妈妈,只是去打工了而已,他们不接受甚至厌恶留守这个词,觉得是一种讽刺。到2016年,我们再做调查时,一大部分留守儿童已经接受、认同和内化了自己的留守身份,有51.1%的留守儿童自认为是留守儿童”。

 

身份的内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当他们自己也认同了留守儿童这个概念时,他们的未来,也就变的和别人不同。

 

“孩子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当他们已经接受了留守常态化的思想,就很可能以此为前提对自己将来的人生进行规划。”潘璐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很多这样的孩子,比如有一位11岁的江西孩子说,等自己将来有了孩子,先留给爸爸妈妈,因为自己要外出打工,带孩子不方便。但是会每年多回来几次,带孩子去旅游。”

 

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他们已经预设了未来的人生,成为新一代的打工者,以及新一代留守儿童的制造者。“留守所造成的影响,绝不仅仅在乡村,当这些留守的孩子长大,进入城市,影响必然也会随之进入城市。所以,留守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潘璐说。

 

他们的成长,无人陪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在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方面所获得的照料已经足够,但更多的问题接踵而来。“家庭责任的担当和家庭教育的成效在父母外出之后变得极为脆弱,家庭教育和管护是当前留守儿童成长中最薄弱的层面。”潘璐说。

 

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由祖辈抚养,然而这种隔代抚养的模式,无法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潘璐说,“在农村经常可见老人用棍棒打骂儿童的现象,也能见到由于老人过于溺爱孩子而导致的行为习惯问题。在江西、贵州等地的农村社区,有的爷爷奶奶为了让孩子听话、不打扰自己,经常给孩子零花钱去买不健康食品,或是放任孩子玩手机、到网吧玩网络游戏,认为这样比较安全、不会出大事。”

 

在村庄调研时,潘璐遇到一个辍学的15岁女孩,爷爷只知道孙女对学习不感兴趣,却根本不知道孙女是因为在学校被老师多次打骂体罚产生了厌学情绪。“类似的事情特别常见。”潘璐说,“祖辈的能力仅限于看管,做不到教育。因此,村民常常会说,爷奶带孙子只能成人不能成才。特别是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叛逆时期的少年儿童,由于祖辈监护人无法及时对其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关注和干预,才使得某些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不断累积,从而出现混混、不良少年等现象”。

 

如何弥补家庭教育和家庭看护的不足?潘璐认为,或许可以引入社工机制,“培育本地社工,或者鼓励更多社工进入农村,或许是一种补充”。

 

教育上移,他们一起流浪

 

过去二十年间,“教育离乡”“学校离村”“农村教育城市化”……留守儿童的教育正面临着重重风险。“在家庭教育本已薄弱虚化的情况下,学校教育的上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远比其他儿童更为突出,既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投入,又大大增加了留守儿童的学业风险。在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留守儿童面临的学业风险表现为上学远距化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以及由此产生的失学、辍学风险。”潘璐说。

 

在贵州某处山区,农村学生需要从三年级开始就离开村庄、到中心校寄宿,很多孩子上学路上要面临道路交通的难题。遇到天气恶劣的时候,由于父母外出后家中无人接送,村里一些年幼的孩子还曾被大风刮进稻田里。而在江西某农村的一户家庭中,奶奶在县城陪两个孙子读书,爷爷独自在村里种着12亩地,有一回孙子突然生病,奶奶打电话让爷爷去县城帮忙。爷爷骑摩托车赶去县城的路上,不小心和一辆汽车相撞受伤,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痊愈。

 

“造成留守儿童辍学或失学的主要原因有两个: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因教育上移、无力承担教育成本而辍学,以及留守儿童因学校老师教学方式差而产生的厌学、辍学。”潘璐说。

 

“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情况下,师资人才也在大量流失,老师没有物质和精神上的获得感,对自身的认同很低,有些一心想要自己所在的学校撤并,这样他们就可以跟着进城了。”

 

网络迷失,缺乏现实社交空间

 

缺乏关爱,缺乏人际交往的环境,也是留守儿童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社科院等机构联合进行的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留守儿童网上结交现实中不认识的新朋友的比例达到60.3%。

 

“随着留守儿童关爱政策的推进,一些地方纷纷开始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然而,这些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的建立往往集中在城郊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很多村庄依然公共活动匮乏,缺少对农村儿童活动的组织与引导。”潘璐说。

 

2007年,潘璐所在的研究团队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80.9%的留守儿童希望学校能够经常开展学生文娱活动,69.3%的留守儿童希望村庄能够提供专门的儿童活动场所。

 

不是留守儿童不愿意在现实中参与社交活动,而是缺乏社交空间,潘璐说,“我们在农村社区的实地观察中发现,学校和社区活动均处于空白的暑期期间,上网几乎成了农村儿童、尤其是男孩子日常生活的全部。”

 

男生玩游戏,女生更多爱看小说,看电视剧,同时,网络社交则是他们共同的爱好,“网络成了留守儿童宣泄情绪的主要出口,成了他们进行人际互动、形成自我认知的重要社会化平台,也是他们获得理解、认同等情感支持的主要途径。他们通过网络来弥补现实世界中的匮乏:获得荣誉,倾诉烦恼,以及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网络文化对于留守儿童意义感的满足也让他们更容易沉迷其中。但另一方面,对网络的沉迷,则会引发更多不测的风险。”潘璐说。

 

潘璐: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长期关注农村留守人口、农村教育问题。著有《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合著)《双重强制:乡村留守中的性别排斥与不平等》(合著)等。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在英美,贫困社区为什么在愤怒中转向?
文化
潘璐:农村中的女性力量值得持续关注
乡村
徐贲目光所及:在犬儒世界立人
文化
【手记】《追凶十七年》刊发以后,我收到很多“账单”
综合
当“无纸化”碰上报销,别让出差族太“南”
观点
“黑命攸关”运动背后,潜藏的依然是经济结构的不平等
文化
《奇葩说》背后:辩论是场游戏,为何总有真情实感的争论
文化
2019“人设”盘点丨崩塌背后有着怎样的公共议题?
文化
艺术中的都市文化:莎士比亚的时代酒到底有多受欢迎?
文化
“伟大导演”或“幼女强奸犯”?关于波兰斯基的争论
文化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