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麦客的一天
新京报 记者 王巍 编辑 张牵
2019-05-31 18:40

新京报讯(记者 王巍)近日,在河南南阳宛城区红泥湾镇聚集了上百台联合收割机,这里的麦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5月30日中午,一阵小雨过后,很多收割机没法出工,奔波劳累了多日的麦客们终于有了半天的空闲时间。


据了解,这些“麦客”以甘肃籍、陕西籍的居多,也有来自河北等地以及河南省内的。麦收时节,麦客们就像是花田间的蜜蜂一样忙个不停。从湖北到河南,从陕西到河北,从内蒙古到青海,哪里的麦田成熟了,哪里就会出现麦客的身影。其实他们最怕“停工”,他们宁愿不歇着,最好这块麦田收完,就开往下一块。


为了节省开支,麦客们做了些简单的饭菜,晚上住在驾驶室里或者是在地上搭帐篷。虽然条件简陋,下雨也影响了当天的活计和收入,但常年奔波的麦客们早已练就了随遇而安的心态,所以,他们吃晚饭、洗衣服、绣鞋垫、敷面膜、看手机,啥也不耽误。


夜深了,街道旁,帐篷里,他们是最接近大地的人。


麦收时节,麦客们正在田间忙碌。


几十台收割机停在路边,麦客们在这里等活、休息。


一顿简单的饭菜抚慰辛劳。


傍晚时分,两位来自陕西的妇女绣起了鞋垫。


一针一线,不慌不忙。


一位妇女坐在收割机旁洗洗涮涮。


打理自己的小白鞋,干农活也要保持整洁。


收割机上晾衣服。


搭帐篷。


讲究一点的休息前还要用床单搭个帘子。


帐篷还没有熄灯,住在里面的麦客正在打蚊子。


这位大叔搭了一顶粉色的帐篷。


白天风吹日晒,临睡前敷面膜。


驾驶室算是不错的住处。


这位大叔就在车轮旁铺了一块防雨布,席地而卧。


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影报道

编辑 张牵 校对 何燕

相关推荐
延庆区最大麦田,喜迎“麦客”开镰
乡村
免费早餐、减压沙龙,多家餐饮门店化身“加油站”助力高考
消费
为什么愿意为三小时演唱狂欢买单?
新京号
年轻人研究所081|​6万“景漂”在景德镇寻觅诗与远方
数据
今日,夏至
新京号
策投建营一体化,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强县
新京号
策投建营一体化,全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
新京号
今日夏至
新京号
今日夏至
新京号
“事虽小,却解决了大麻烦” | 地铁人攒下的“五星好评”
新京号
热门评论
生锈de快门
7天前
这些媳妇们真心不错跟着老公走南闯北,风餐露宿。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