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女孩自费前往非洲一月,揭露尼日利亚穿山甲交易
新京报 记者 李玉坤 编辑 贾文程
2019-04-20 23:03
尼日利亚当地人用中文兜售穿山甲,加微信推销,送货上门。因被捕杀入药,中国穿山甲已经接近灭绝。据介绍,穿山甲有毒,且药用功效与人类指甲相当。

新京报讯(记者 李玉坤)4月10日,新加坡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截获了第二批穿山甲鳞片,这些鳞片重达12.7吨,约来自21000只穿山甲。前不久,我国海关公布了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十大典型案例,很多涉案的濒危动物及制品也来自尼日利亚。

 

3月14日,一名化名“非洲侠”的中国女孩自费前往非洲尼日利亚一个月,揭露当地市场中的穿山甲交易,而在这些交易中,华人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

 

作为动物保护组织的中国绿发会也关注到来自尼日利亚的穿山甲走私,已经致信尼日利亚相关方面,推动穿山甲的保护。记者从中国绿发会了解到,尼日利亚环境部目前已经回复中国绿发会,邀请中国绿发会5月20号到22号到尼日利亚一起商量穿山甲濒危物种保护和合作的事情。

 

尼日利亚分布两种穿山甲

 

曾经,中国南方地区还能见到中华穿山甲在竹林穿梭,寻找蚂蚁或白蚁的巢穴。但被视为药材和食物的中华穿山甲,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数量急剧下降,在1995年左右“商业性灭绝”。

 

全球共有8种穿山甲,除了中华穿山甲,还有印度穿山甲、马来穿山甲和菲律宾穿山甲分布在亚洲;非洲有4个穿山甲品种,分别是黑腹长尾穿山甲、白腹长尾穿山甲、大穿山甲、南非穿山甲。

 

尼日利亚主要分布两种,黑腹长尾穿山甲分布在尼日利亚东南部,它们生长在初级和次级雨林,人工森林(灌木丛处),沼泽森林和农田;白腹长尾穿山甲主要栖息在尼日利亚的低地热带湿润森林,森林-热带稀树草原相间的地带中以及在没有猎杀的地区,也可能生活在耕地和休耕地中。

 

根据调查,黑腹长尾穿山甲、白腹长尾穿山甲两种穿山甲在尼日利亚当地被捕抓在市场上消费或交易,其鳞片被用于入药,包括传统的非洲西药,其数量正在持续锐减。

 

当地人不吃穿山甲

 

“非洲侠”提供的视频和照片显示,当地人卖穿山甲是很平常的,华人在当地很容易能买到穿山甲。

 

在当地的华人数量是很多的,已经超过20万人。去了之后,“非洲侠”发现,在大街上或者在商场、超市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华人。

 

当地信仰以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教为主,食用鱼肉、鸡肉、牛肉、羊肉,对猪肉和野生动物的食用需求较小。很多售卖穿山甲的人告诉“非洲侠”,他们抓的穿山甲大部分是卖给华人的,因为当地人不吃穿山甲。尼日利亚还比较贫穷,华人在当地算是比较富有的群体。

 

虽然随着人类活动增加,当地原始森林在减少,但“非洲侠”调查发现,当地被贩卖的活体穿山甲都是在当地林区抓捕的。当地气温比较高,能达到36、37℃甚至更高,如果从别的地方运来就会死亡,因为穿山甲不耐高温。

 

用中文兜售,一斤穿山甲鳞片只卖95元

 

“非洲侠”去的第一个野生动物市场在拉各斯市,中文名叫“小渔村”。“这个市场让我永生难忘,也是很惊恐、惊讶,只有想不到没有看不到的。”

 

“‘小渔村’离我住的地方比较遥远,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我的车子还没停下来的时候,当地人就围过来,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讲,要不要买穿山甲?”非洲侠说,因为是下午,当天活的穿山甲已经卖没了,“市场中还有当地人拿穿山甲鳞片问我买不买,还有一条被扒了皮的穿山甲尾巴要卖给我”。

 

除了穿山甲,这个市场还卖其他野生动物,她看到案板上放着大鸨、蜥蜴,还有龟、蟒蛇等。

 



小渔村市场上售卖的野生动物。

 

后来“非洲侠”又赶早去了一次小渔村市场,那是个星期一,当地人告诉她,如果她昨天来的话,会买到很多。“这个市场是星期天为主,因为华人星期一到星期五工作,到星期天的时候会来到这个市场买穿山甲。当地人告诉我,他星期天的时候卖了五只”。

 

非洲侠展示的一段视频中,当地人用非常流利的汉语向她兜售一只活的穿山甲,并表示“要多少有多少”,售价“一万八、一万六(奈拉),多的可以卖到一万五(奈拉)”。

 


“这个人还要卖给我穿山甲鳞片,每个月能给我提供200公斤到500公斤,价格很便宜,1万奈拉一公斤,折合人民币190元左右。”非洲侠说。

 

加中国人微信推销,能送货上门

 

“非洲侠”后来来到摩洛哥市场,这个市场是当地比较大的一个菜市场,也售卖穿山甲。

 

“我到这个市场的时候,当地一名小伙子主动跟我说,你要不要买穿山甲。而且主动要加我微信。我加了他微信,他当时给我发图片。”“非洲侠”说,她回国之后,这个小伙子抓到穿山甲还会给她发图片,说着向记者展示了这个当地小伙的朋友圈和聊天记录。

 

当地人微信朋友圈展示所要售卖的穿山甲。

 

当地人通过微信向她推销穿山甲。

 

“非洲侠”很自责地说,她在这个市场犯了一个错误,没能救下两只穿山甲。

 

“这个小伙子给我看图片,说今天有两只穿山甲,你要不要?可以送货上门,一只1.5万奈拉。我心软了,我想如果这两只穿山甲我不买,也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我买下来,这两只穿山甲还能活。其实我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他送来时,穿山甲已经奄奄一息。因为天很晚了,我想明天早上放生,但是还没等到天亮,这两只穿山甲已经死亡了。

 

当地人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抓获的穿山甲。

 

“我这让我很心痛,我没能把它们救下来,反而成为贩卖链条的一部分,我觉得是犯了一个错误。我希望别人不要犯我这样的错误。”“非洲侠”说。

 

尼日利亚的打击行动

 

在尼日利亚,穿山甲在法律上其实受到最高保护。

 

2016年9月29日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17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COP 17)大会上,全部 8 种穿山甲由CITES附录Ⅱ升至附录Ⅰ的提案被通过。穿山甲得到此项公约的最高保护。尼日利亚签署并批准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同一年,尼日利亚颁布《濒危物种法》,将穿山甲这一濒危物种列入附录一中。

 

2018年统计结果显示,尼日利亚共缉获穿山甲及其鳞片14833吨,价值约9亿美元。尼日利亚海关总署表示,尼日利亚的穿山甲缉获量居世界首位。

 

尼日利亚野味市场上贩卖的穿山甲。


比如,仅去年3月15日,在尼日利亚伊凯贾缉获的穿山甲鳞片贩卖案件。在一名中国人的公寓内发现了329袋穿山甲鳞片,重8.4吨,价值17.2亿奈拉 (约合人民币3300万)。

 

作为动物保护组织的中国绿发会也关注到来自尼日利亚的穿山甲走私,已经致信尼日利亚相关方面,推动穿山甲的保护。记者从中国绿发会了解到,尼日利亚环境部目前已经回复中国绿发会,邀请中国绿发会5月20号到22号到尼日利亚一起商量穿山甲濒危物种保护和合作的事情。

 

巨大暴利引来大量走私行为

 

根据“非洲侠”的调查,穿山甲在尼日利亚当地的价格约300元一只,穿山甲鳞片190元一市斤(10000奈拉),也就是95元一斤,价格非常便宜。而在中国广西,2017年初有人在网上公然叫卖穿山甲,活体“1500元一斤”。

 

巨大的价格差异引来很多走私行动。

 

今年以来,多国海关破获多起穿山甲走私案件,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新加坡海关截获的穿山甲外,今年2月1日,香港海关与内地海关采取打击跨境走私濒危物种的联合行动,在葵涌海关大楼验货场的一个货柜内,检获约8300公斤穿山甲鳞片,这是香港海关有记录以来破获最大宗的走私穿山甲鳞片案件,集装箱来自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官方此前称,穿山甲并非在尼日利亚被捕捉,尼日利亚是被当作成非法走私穿山甲及其制品的中转站。但是,根据“非洲侠”调查获得的信息,尼日利亚当地确实存在抓捕、贩卖穿山甲的活动,“一个月能够提供200公斤到500公斤的穿山甲鳞片”。

 

此外,尼日利亚的穿山甲一部分可能来自邻国喀麦隆,最近几年调查结果显示,穿山甲鳞片主要来自喀麦隆南部和东部地区,一些非法走私犯长期贩运穿山甲及其制品,主要供应尼日利亚市场。今年2月22日统计结果显示,喀麦隆在不到5年时间内共缉获2万吨穿山甲鳞片。

 

有人因国内太贵而吃穿山甲

 

“非洲侠”说,她在尼日利亚询问过20多个人,都问同样一个问题:穿山甲真的好吃吗?

 

“他们回答并不好吃,穿山甲有一种味道是去不掉的。但为什么还要吃呢?有人说能提高免疫力不得疟疾,还有人说抗癌,也有人说治疗皮肤病和催乳,还有说这个东西壮阳,男人吃了身体比较强壮。”“非洲侠”说,还有少部分人表示,中国已经几乎没有穿山甲了,国内太贵了,在这边这么便宜,为什么不吃。

 

她觉得,在尼日利亚,人们缺乏对穿山甲及其他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如机场、酒店等一些公共场所几乎看不到任何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宣传广告,提醒来尼日利亚旅游、工作的华人重视对穿山甲的保护。非洲侠说,“我感觉到,当地的华人觉得吃野生动物是不犯法的,就像吃一只鸡一只鸭那样简单。”

 

入药也是原因,药效须重新审视

 

在传统中医中,穿山甲是可以入药的,这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穿山甲被捕杀。

 

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建议世界卫生组织将传统医学纳入到国际疾病指南,应该以可持续性和科学性为前提。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医学里中华穿山甲是入药,但由于过度的使用和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导致了中华穿山甲商业性的灭绝,这点毋庸置疑。因此传统医学对野生动植物的利用一定要加强科学管理。

 

“我们的祖先说穿山甲是中药,有几个前提,一是穿山甲是下品药,有毒,不要轻易食用。我们在穿山甲的抢救过程之中,做了检测,穿山甲身上充满了病毒、细菌,是非常危险的。最近网上流传一则消息说,云南白药可以治很多病,因为含有7种中药,其中就包括穿山甲。显然是写错了,云南白药英文版、拉丁文版都写的穿山龙,穿山龙是一种植物,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对于穿山甲能壮阳的说法,更是瞎扯,没有科学根据。”周晋峰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一位专家也表示,穿山甲甲片的成分或药用功效,跟人的手指甲作用相当,过去人们对穿山甲的药性看得过于神秘了,现在临床大多用海藻、牡砺等替代了。

 

  • 对话

“当地一个人一个月能抓十只穿山甲”

 

“非洲侠”说,她能鼓起这么大的勇气,冒着危险去尼日利亚调查,就是希望所有的华人同胞不要食用穿山甲,因为中国的穿山甲已经接近灭绝,如果再这样继续吃下去的话,我们的后代只能在书里才能看到这么可爱的生物了。

 

4月19日下午,记者对话了从非洲归来的野生动物保护者“非洲侠”,听她讲述了在尼日利亚调查的艰辛。

 

在当地调查要带警察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去的,待了多长时间?


非洲侠:我在尼日利亚调研了一个月,3月14日出发,4月14日回北京。

   

新京报:是什么原因让你开始关注穿山甲?


非洲侠:我在国内也是一名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一直在一线做野生动物保护。我个人我比较喜欢穿山甲,穿山甲在中国已经商业灭绝了。再就是近年来多起穿山甲走私案件都指向尼日利亚,所以我就决定去到那边看看。

   

新京报:在那边有没有遇到危险?


非洲侠:我们出去要随时带警察,在当地交钱备案后,就可以派一个警察保护你。警察都带枪,因为当地治安非常不好,经常有绑架案和抢劫案发生,很多都是针对华人。我的警察在调查时就跟别人持枪对峙过,像电影大片场景。

 

新京报:你调研一个月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比较大的阻碍或者困难? 


非洲侠:有一次我生病了,有三四天没有出去调研。也有过中国人怀疑我去的目的,问我为什么询问穿山甲,感觉对我心存戒备。

   

新京报:你在那边是以什么身份调查?


非洲侠:我在那边有个中国朋友开酒店,我都说是在这个酒店打工上班的,要不然别人会更怀疑我来的目的。

 

当地收入很低,贩卖穿山甲的人穿着好一些

 

新京报:你去了“小渔村”市场和摩洛哥市场,只有这两个市场专门卖野生动物,还是尼日利亚随便一个市场都卖穿山甲?


非洲侠:这两个地方是比较有名的。我去了之后问过中国人在哪里能买到穿山甲,这两个市场是大家公认的。

 

当地市场上卖的穿山甲。   

 

新京报:这两个市场的还卖什么东西?


非洲侠:“小渔村”市场就是以野生动物和鱼类为主的一个市场,靠海边;摩洛哥市场在当地算种类比较齐全的市场,蔬菜、烟、酒、茶、服装什么都有卖。

   

新京报:在市场做买卖的人,他们的生活状况在尼日利亚是什么样的水平?


非洲侠:在当地算是比较贫穷的。高一点的平均每个人每月人民币五六百块钱,有的人只有人民币二三百块钱的工资。

   

新京报:卖穿山甲的这些人,生活状况好一点吗?


非洲侠:明显好一点,当地有些人肚子都填不饱,但是贩卖穿山甲的这些人,看穿着和拿的电话,比当地穷人要好一些。

 

新京报:他们的中文是怎么学来的?


非洲侠:他们的中文是针对买客学习的,不标准但能沟通。

   

新京报:你有没有问过捕捉一只穿山甲耗时多少?


非洲侠:我问过一个当地人一个月可以抓几只?他说他一个月捉十只左右,不是每天都可以捉到,但一个月一个人就可以抓十只。

 

只看到华人在购买

 

新京报:尼日利亚在吃穿山甲只有华人?还是华人是主要群体?


非洲侠:我看到的只有中国人在买。非洲调研过程中,我只有看到华人吃穿山甲,但也不排除有其他国家的人会购买。

   

新京报:穿山甲走私的主要流向你知道吗?


非洲侠:对于走私,有知情人透露,走私穿山甲鳞片是以海运为主,在当地大量收集,然后以集装箱海运的方式运到各个国家,包括中国。

   

新京报:当地人是如何看待这些爱吃穿山甲的中国人?


非洲侠:对于这些捕捉和贩卖穿山甲的当地人,他们是认为,你们吃,我才能有钱赚。当地平均五六百的工资,他抓一只穿山甲的话,一个月的收入就出来了。

 

新京报:你个人认为保护穿山甲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非洲侠:最重要的是还是宣传,告诉当地的华人这是违法的。很多人不知道在尼日利亚穿山甲也是受法律保护的,他们认为不在中国吃就不犯法。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编辑 贾文程 校对 陆爱英

本文图片、视频均由“非洲侠”提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李玉坤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早读:新的一天,从这份新闻早餐开始
时事
热门评论
懒人张
7天前
保护动物是好事
婆婆
7天前
吃完了中国的吃非洲的。
eresa
7天前
难过而又无助。。。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