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青藏高原发现首个史前人类洞穴遗址
央视新闻
2019-04-19 14:56

据央视新闻消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自然气候环境条件复杂多变。那么,远古人类最早是如何来到青藏高原生存繁衍的,他们住在什么地方、依靠什么生活?这也是西藏联合考古的重要内容。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的考古团队,公布了他们在西藏多年持续展开旧石器考古调查与发掘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在阿里地区狮泉河源头革吉县,发现了距今五千到三千年之间的梅龙达普洞穴遗址,这也是在青藏高原腹地发现的首个史前人类洞穴遗址。


在海拔48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狮泉河的源头,专家们在梅龙达普遗址的洞穴里,采集到这些细石器,包括经典的锥状石叶石核,修长、薄锐、规整的细石叶等,它们属于典型的细石器文化。古人把细石叶从细石核上剥落下来,修整后再镶嵌到木头或者骨头上,作为复合工具使用,充分体展现了古人的智慧。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社江:是一种复合工具的文化,是打制石器(技术)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了新石器时代。


作为有明确地层信息的细石器文化遗址,专家们对梅龙达普洞穴里发现的器物进行了碳十四测年。


王社江:结果显示含细石器和陶片的(文化)层位年代,基本上在五千到三千年之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发现。这个洞穴规模非常宏大,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


梅龙达普在藏语里是“别在腰间上的镜子”的意思,这个古遗址有两个洞穴组成,2018年考古专家在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发掘出土了动物骨骼、石制品和陶片共计1500多件,石料包括优质的燧石、玛瑙、水晶、玉髓、黑曜石等,岩壁上还有似人形的红色涂绘岩画。


王社江:加工细石器一般用的材料是用燧石、玛瑙、玉髓,还有黑曜石,也就是火山玻璃,黑色的火山玻璃,这几种材料我们知道硬度基本上在七度左右,很脆。它(刀口)锋利程度实际上比我们的目前用的刀子,金属的刀子还要锋利。因为金属刀子(硬度)只有五度。


2018年,考古队只是对洞穴进行了小规模的保护性发掘,今年将继续进行考古发掘。


王社江:洞穴遗址,因为范围和面积有限,这样人类的文化遗存保存也比较集中,所以我们下一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加大对洞穴类遗址的探查力度。我们知道青藏高原面积巨大,对文化面貌到目前为止只是蜻蜓点水,我们也要继续查清楚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史前文化)的面貌。


编辑 刘佳妮

来源:央视新闻
原标题:西藏考古大发现 | 青藏高原发现首个史前人类洞穴遗址
相关推荐
黄岩谊/庞玉宏团队与合作者揭示长江黄河流域史前人群互动及新石器时代父系社会的组织结构
新京号
距今1.4万年,海南发现30处旧石器地点
时事
“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为真:科技考古定分止争 |新京报快评
观点
探寻西辽河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西辽河文化专业沙龙举办
文化
青藏高原“烟花秀”究竟对生态有无影响?专家解读
新京号
青藏高原“烟花秀”究竟对生态有无影响?专家解读
时事
地球上的“月球空间”?北大同学在这里上课!
新京号
北京文化论坛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揭晓
北京
西夏陵成功申遗后,首场西夏文明专题展览来京
北京
气象专家走进北京怀柔三小,解密气象人如何读懂风云密码
教育
热门评论
为人
7天前
美不胜收
一个萝卜
7天前
非常有价值的重大发现。
我的h2o
7天前
海拔4800米是怎么生存的?!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