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请回答1989:中国当代艺术元年
新京报 编辑 吴龙珍
2019-04-04 18:17
从3月29日起,每周新京报将联合蜻蜓FM 推出“ 请回答”专栏,每期将有一位讲述者带大家回忆旧日时光。同时,这也是互联网首档群体声音回忆录,读者可以在新京报APP和蜻蜓FM收听。


请回答1989。


大家好,我是房方。我在蜻蜓FM有一档节目叫房方陪你看展览。我做这个播客的出发点就是想在谈论艺术的时候,尽量多说点人话,用最通俗的方式,把最值得看的展览,介绍给大家,也趁这个机会顺便夹带一点私货,讲讲艺术圈的八卦和我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要跟大家一块重返1989年,这一年,在中国有两个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史无前例的大型展览,他们引起的轰动绝对都波及了艺术圈之外。所以有人说,1989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元年,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就应该从这一年开始算起。


我今天要介绍的这两个现象级的展览,都发生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而且他们的名字都很有时代特色,一听就像是上世纪80年代干出来的事儿,名字起的都特别大,都有那种开天辟地第一回的气势。这样的展览一个叫“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另一个叫“中国现代艺术展”,他们也确实是有开创性的。这确实是中国美术馆第一次大规模地公开展览人体艺术和现代艺术。


为什么这两个展览在当时那么轰动?虽然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我觉得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这两个展览,都有突破当时的文化禁区的意思。1989年有一首特别流行的歌,可以说是红遍大江南北,叫《跟着感觉走》。中国最早的人体艺术大展和现代艺术展,就发生在那个跟着感觉走的时代。


我是怎么了解这两个展览的呢?我是1977年出生的,1989年我12岁,虽然还只是一个喜欢去少年宫画画的小屁孩,但是在我的脑子里,对这两个展览都有很深的印象。当时,没有机会亲自去美术馆看,但是都通过媒体,有过多多少少的了解。我对这两个展览一直是充满着好奇心,直到我后来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了美术史系以后,我还在不断地收集这两个展览的资料。


在我看过的东西当中有两本书,我觉得写得最有意思,一本是尹吉男写的《独自叩门》,另一本是栗宪庭写的《重要的不是艺术》。这两本书也是我心目当中了解八九十年代中国艺术的最经典的读物。这两本书写作的时间比较早,都是将近20年以前出版的,所以还比较接近当时的事实真相,也比较符合当时人们的认知。你从这书里还能看到很多没有被刻意修饰过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有意思的梗,能够体会到艺术圈里面的明争暗斗。其实这些东西,对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艺术才是特别有帮助的。


这一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这两个展览对中国当代艺术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


完整音频,敬请收听蜻蜓FM《请回答1969-2019》


延伸阅读:《独自叩门》


《独自叩门》封面。图源网络


中国当代前卫艺术近十余年来百象纷呈,蔚为大观,已成为国际艺术界的一股引人注目的现象。著名美术史家、艺术评论家尹吉男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察觉中国艺术的这一新动向,并以独特的犀利笔法、潇洒文风,对于这一新潮流中涌现的重要艺术家、作品及流派予以深刻批评,不仅富于洞见,而且语言精彩,引人入胜。


出品:蜻蜓FM

战略合作媒体:新京报

相关推荐
柯文:我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本书,是我在美国出版最困难的两本书
新京号
哲学教授朱锐离世之后
新京号
哲学教授朱锐离世之后
文化
“游宦京都二十春”:大唐诗人白居易的长安买房故事
文化
火山引擎放大招:发布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还有Agent隐藏彩蛋
企业资讯
顶配搭档幕后对谈:为托尔金创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化
甲午年,京城里的江南士子们
文化
娄勤俭再任大会发言人,回应中美关系、人工智能等13个热点问题
时事
“内蒙古警察枪击案”重审:正当防卫还是故意杀人?
时事
《清明上河图》上大宋繁华如梦,但你可曾看到了桥头那个小乞丐?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