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华兴资本破发 年内港股破发率超80%
新京报 编辑 马小龙
2018-09-28 02:30

  海底捞上市次日开盘亦破发;分析人士称,估值盈利不匹配造成港股“破发潮”

  新京报讯 (记者杨砺)9月27日,“新经济”金融服务第一股华兴资本挂牌港交所。在以发行价31.8港元平开之后,华兴资本股价快速走低,截至收盘跌幅扩大至22.33%,报24.7港元。按当前价计算,华兴资本的市值为135.46亿港元。

  “独角兽推手”把自己推向市场

  成立于2005年的华兴资本,主要提供私募融资顾问服务,是一家“致力于中国新经济业务的投资银行及投资管理公司”,华兴资本在业内被称为“独角兽推手”。此前,华兴资本曾经参与京东集团、360的IPO,以及滴滴出行、美团点评天价融资等。

  对于上市,包凡表示,公司上市后的工作重点包括继续吸引人才,增加风控与运营方面的投入,并拓展国际化业务。

  招股书显示,融资金额中,40%用于扩展投资银行业务,20%用于扩展投资管理业务,20%发展私人财富管理业务,10%用于投资于所有业务的科技发展,一般公司用途占10%。

  招股书称,截至2018年3月31日,华兴资本有584名雇员,包括超过71%的顾问及投资专家。截至同日,雇员平均年龄为32岁,约57%的雇员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2015年、2016年、2017年,华兴资本的薪酬和福利开支,分别为4360万美元、6470万美元和1.014亿美元,分别占其间总收入的36.3%、48.5%和72.7%。

  今年以来港股破发率超过80%

  港股市场去年开始逐步放宽新股上市制度,主要是放宽对新经济股港股上市的限制,这对众多“独角兽”公司而言是重大利好。

  万得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挂牌港交所公司数量已达到143家,相较去年同期的98只新股增长45.92%。预计余下4个月,在港新股发行数量将达到约100家左右的体量。同时,港股市场将至少有5只集资在100亿港元的新股,以新经济模式经营发展的相关企业将闪亮登场。

  在伴随着上市热潮的港股市场,也同样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破发潮”。

  9月27日,海底捞在香港挂牌后第二个交易日开盘即破发。7月9日,小米公司以17港元/股的发行价开盘,之后便下跌破发,最低跌到16港元/股,最大跌幅接近6%。

  万得数据显示,今年来,在港发行的143只新股中,截至9月4日收盘,有118只破发,破发率高达82.52%。

  估值盈利不匹配造成“破发潮”?

  对于港股的大面积破发,有市场分析人士称,港股IPO热潮带来市场过热的压力,引发因估值盈利不匹配而造成的大面积“破发潮”。

  数据显示,平安好医生自成立以来持续亏损,2015年至2017年分别亏损了3.24亿元、7.58亿元、10.02亿元;雷蛇2015至2017年亏损额分别为620万美元、2026.3万美元和3182.5万美元;众安在线仅2017年亏损就达9.96亿元;阅文集团虽在2016至2017年实现盈利,不过相对于目前的市值,其市盈率达90倍。

  财经评论员曹中铭称,港股独角兽企业或破发,背后的警示意义不容忽视。无论是蓝筹股白马股,还是独角兽企业,最终支撑股价的不是概念与题材,而是业绩。基于市场的炒“新”情结,如果股价泡沫横飞,那么泡沫破灭将是其唯一的结局。

  “2014年前后投资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投资基金已经进入退出期”,一位投资人称,很多依然未盈利的公司在一级市场融资困难,从而选择二级市场,因此,互联网企业在香港和海外上市潮的另一个原因是一级市场资金紧张问题。

  据投中信息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VC/PE完成募资规模仅110.3亿美元,同比下降74.85%,达到近一年来的最低值。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称,近期内地企业到香港IPO的频率密集,导致市场资金紧张。

相关推荐
港交所单日三鸣锣刷新IPO纪录,香港IPO市场重回巅峰时刻
财经
港股“上市热”半年报:涌入43家公司,港交所融资额登顶全球
财经
​红利资产行至“估值高坡”:飙涨16%,长线资金仍把股息当锚
财经
基金半年成绩单出炉:最高赚超80% 北交所、医药基金成赢家
财经
安井食品港股挂牌首日破发,上市议案曾遭六成中小股东反对
消费
《奔跑吧13》以32808个热搜保持“综艺课代表”地位
企业资讯
餐饮IPO浪潮下,老乡鸡交出“透明治理+稳扩张”答卷
企业资讯
“大单品”利刃+组织再造,中国底盘独角兽锋芒毕露
企业资讯
巴奴人均138元,排长队反引黄牛钻空,回应“将加速开店!”
消费
周大福失守“珠宝一哥”:营收净利双下滑,关闭近900家门店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