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卡拉)9月20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妇联获悉,北京市妇联和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开展的家庭急救课项目将增加社区自主选课,其内容将在今年年内制作成视频,并在北京市妇联、北京东区儿童医院的官方网站、微信等平台上线,方便更多家庭在线学习。
我国应急救护技能的普及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德国达到80%,法国40%,日本中学生的普及率甚至高达92%,而中国仅有不到1%。
近两年,家庭急救课项目陆续走进了东城、西城、朝阳三个区17个社区,明年还将继续向其他区推广。课程推进过程中,授课专家发现,一些常见急救知识的误区仍然很多。常见误区包括烧烫伤涂抹牙膏、酱油,止鼻血时仰头、平躺、往鼻子里塞东西等。相比孩子知识的空白,老人和年轻家长的认识误区更加让人担忧。
错误的急救方法不但不能减轻危害反而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比如流鼻血仰头就可能导致血液倒流至气管引发窒息。北京东区儿童医院院长何定学介绍,仰起头,鼻血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倒流,大量的血突然集聚在鼻咽部,咽喉部受到突然的刺激会引起剧烈咳嗽,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窒息。正确方法应该是头部微微前倾,拇指和食指按压鼻翼,然后冷水袋或凉毛巾敷前额,止血效果不好应及时就医。
北京市妇联宣传部副部长高蕾介绍,急救知识的普及对于家庭在短时间内进行自救非常关键、有效。许多家长采用的一贯处理方式是错误的,尤其是带孩子的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子女对其进行纠正的效果并不好,反而是亲身听到专家的讲述更容易接受。
今年的家庭急救课增加社区自主选课和动手配备急救包环节,课程6大自选主题包括常见外伤处理(骨折、脱臼、擦伤),鼻出血正确止血,烫伤紧急处理,小儿气管异物预防、应对等。1个必选主题为心肺复苏术,社区可以自主选课,组成“2个自选+1个必选”的课程,自主选课体现了每个社区不同的需求点,急救课针对性更强,居民参与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