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全市41处湖泊迎来“湖长” 湖长制将带来哪些变化? |政解
新京报 记者 周依 编辑 杨梓铭
2018-09-06 22:25

  新京报快讯(记者周依)今起,北京市41个湖泊属地河长兼任“湖长”。《北京市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工作方案》和《北京市在湖泊实施湖长制工作的实施方案》今日(9月6日)正式印发,明确在北京市水务普查数据认定的41个湖泊分级设置湖长,纳入河长制统一管理。

  为何要实行“湖长制”?

  建立湖长制来自顶层设计。2018年1月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指导督促各地在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成湖长制。

  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此前北京市在建立推行“河长制”时,已将湖泊管理纳入河长的职责范围。此次北京市湖长制方案发布,是在全面实施河长制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湖泊管理保护提供的制度保障。

  北京市各湖长由谁担任?

  根据《工作方案》,将湖长纳入河长管理制度,由属地河长兼任。其中区级多由副区长担任,乡镇级别的由乡镇长、党委书记担任,村一级由村长担任。市级河长统筹流域内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即区级湖长上一级是市级河长,不另设市级湖长。

  《工作方案》明确,各级湖长的主要工作包括落实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治理、水资源管理、河湖岸线管理(包括水域空间)和湖泊执法监督管理六大任务。

  据了解,北京市现阶段湖长的重点工作是截污治污,防治水污染。具体包括对水质不达标的湖泊逐步改善其水质,对水质达标的湖泊确保其水质不退化,严格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查污染源。

  北京市湖泊管理现状如何?实施湖长制对普通市民有何影响?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的湖泊基本在各大公园内,管理较为明确,但全市水资源相对匮乏,优质水源优先供应市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北京湖泊治理最大的难点在于水质维护。目前,北京正采取多项措施维护湖泊水体,如在公园建立水体循环、处理设施等。

  此次实施湖长制主要是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制度安排,是治水理念和治水方式的变化,跟普通市民生活直接关联不大,但通过河湖长制的推进,从加大截污治污、加大投入及水资源调度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让水环境得到改善后,市民百姓也能够从中受益。

  根据方案要求,10月底前,各区须完成湖长公示牌设立和更新工作。公示牌设立在各湖泊周边,对湖泊的湖长及监督电话等信息进行公示,市民扫描牌上二维码可查看更多湖泊详细信息,还可在线投诉举报。

相关推荐
一把手访谈丨大兴区区长刘洋:育新质生产力 建宜居宜业永兴之城
新京号
一把手访谈丨大兴区区长刘洋:育新质生产力 建宜居宜业永兴之城
北京
从降速到提速,东莞经济做对了什么?
房产
新华社 | 筑牢祖国生态安全屏障——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西部实践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2024全市秋季文旅活动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跟着夏风去旅行吧!到清凉的地方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