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快讯(记者裴剑飞)今天(8月23日)上午,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暨国际航线推介会于北京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到,根据规划,哈尔滨机场将被打造成国际航空枢纽,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200万人次。
据了解,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是国家确定的“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全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国际航空枢纽。2017年,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881万人次,居东北地区首位,在全国排名第21位。今年7月份,《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经中国民航局和黑龙江省政府联合审批并印发实施。
根据《规划》,到2025年,哈尔滨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40万吨,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630万人次,国际及地区航线通航城市80个左右;到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8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20万吨,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1800人次,国际及地区航线通航城市110个左右。构建辐射东北亚、连通美欧的特色枢纽网络,打造东北亚地区核心航空枢纽、中蒙俄空中走廊辐射中心、连通美洲的战略支点,建成面向北美的航空物流中心,构筑东北亚面向欧洲的重要门户,同时建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航空都市区。
目前,哈尔滨已经通航莫斯科、叶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亚等10个城市,是中国除北京以外与俄罗斯城市间通航最多的城市。与此同时,哈尔滨市下步计划开通北美航线。哈尔滨是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与北美航空运输距离最短的城市,据测算,从哈尔滨起飞经极地航路直飞美国,比从北京起飞可缩短航程3小时,每班次可降低燃油成本15万元左右。因此,开通哈尔滨至北美航线,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是哈尔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今年5月,黑龙江省政府与阿拉斯加州政府签署了双方通航的战略合作协议,为哈尔滨开通北美航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