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缴回来的国家一级文物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银锭。
证实张献忠“木鞘藏银”传说的木鞘。
册封亲王妃金册。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江口沉银”考古成果今日起首次向公众展出。今日起至9月26日,“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亮相,一批近两年走红的文物悉数面世。
展览由国家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这也是国家博物馆全国考古发现系列展的首个展览。
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经过2017年、2018年两次考古发掘,共发现文物42000余件,成为本世纪明清史领域的重大考古发现。考古项目开展以来,受到公众广泛关注,并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江口古战场遗址位于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1646年,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率部从成都出发,沿岷江南下转移,行至彭山江口河段遭遇袭击,船只被焚,大量财物沉于江底。此后,当地一直流传“江口沉银”的传说。
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发现的文物,从明代中期延续至晚期,不但证明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的真实性,也还原了明代中晚期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状况。
例如,展览中展示了大量与张献忠大西政权直接相关的文物,包括多枚“西王赏功”钱,册封后宫的金册,錾刻有“大西”年号、税种和四川地名的银锭。对于研究大西政权银税制度、后宫制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明代册封亲王、世子、郡王、王妃的金册、银册和金宝,显示了明代宗室爵位制度;150枚银锭反映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现实。
展览还展出了数件曾被盗掘的重要文物。2016年,眉山市公安机关破获江口古战场遗址特大盗掘案件,追缴千余件文物。其中,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长沙府“岁供王府”五十两金锭和“都水司正银”一百两银锭三件国家一级文物均出现在展览中。
记者注意到,展览中专辟“考古新章”板块介绍了此次考古的过程。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科华介绍,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内水考古项目,为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积累了经验。展览展示的地球物理勘探仪和智能化测绘无人机等科技考古设备,用多媒体形式呈现的围堰考古发掘过程,还原了这次高难度考古的挑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