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今起亚太地区可接收“风云四号”数据 首批发布大气、辐射等数据
新京报 记者 邓琦 余华尊 编辑 郭超 艾峥
2018-05-08 11:56

  新京报快讯(记者邓琦 实习生余华尊)5月8日零时起,中国以及亚太地区用户可正式接收“风云四号”A星数据。同时,全部国家级气象业务平台完成“风云二号”到“风云四号”卫星业务切换。首批发布的数据包括大气、云、沙尘、降水、辐射、闪电等23种产品,可为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等提供重要支撑。

  “风云四号”A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首发星。其搭载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与静止轨道扫描成像辐射计“联手”,在全球首次实现静止轨道上三维大气的立体监测。此外,“风云四号”能够提供针对陆面、水体、闪电、空间天气的持续监测数据。

  此次首批发布的数据包括大气、云、沙尘、降水、辐射、闪电等23种产品,可为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等提供重要支撑。

  “风云四号”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张志清介绍,此次“风云四号”向亚太地区用户发布的数据有三个特点:新,即利用新资料、新方法研发的新产品;快,针对观测数据的反演时间缩短;全,卫星搭载的四台观测仪器的产品都向国内外用户开放共享。“这些高频次产品的发布,对我国及周边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全球有四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静止气象卫星。其中欧洲和美国的卫星主要覆盖西半球,中国、日本的卫星主要负责东半球天气监测。此次中国主业务卫星切换为“风云四号”后,除了国内用户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新产品外,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多个国家都可同步接收。相关用户可以通过“风云四号”卫星直接广播、中国气象局卫星数据广播系统、中国遥感数据网等渠道获取卫星数据和产品。

  此前,国家级和31个省级现代化人机交互气象信息处理和天气预报制作系统(MICAPS)的业务平台软件已完成升级,预报员可以通过业务平面调取“风云四号”监测的红外、水汽、中红外、可见光等图谱数据和资料。

  在对近期南方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时,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介绍,随着“风云四号”监测资料时空分辨率的大幅提高,通过与其他资料有机结合,可更好地分析对流性、中尺度等天气系统的演变过程。

  5月7日,中国气象局已向世界气象组织通报“风云四号”投入业务运行。下一步,部分卫星数据产品将通过世界气象组织全球通信系统向全球用户分发。

相关推荐
携手绘就新画卷!雄安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新京号
指数月报|美丽中国ESG指数与碳中和指数1月趋势与收益
双碳与ESG
早安北京0221:早晚气温较低;2024年度个税汇算今起预约
北京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经济日报头版关注:旭日雄安
新京号
他们是北大2024学生年度人物
新京号
指数月报|美丽中国ESG指数与碳中和指数10月趋势与收益
双碳与ESG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