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人在定义一名球员水平高低时,喜欢为之加上一个限制条件。比如,单赛季进球数达到30粒,才能被称为顶级前锋;单赛季限制对手进球低于25个,被定义为顶级后卫。
按照如此严苛的标准,恐怕就连目前并列欧洲射手榜首位的萨拉赫和梅西都面露难色——两人的进球数均为29粒,离顶级射手还有一小段“不太争气”的距离。顶级前锋即便稀缺,至少还能偶尔找到几个。而寻找顶级中卫的课题,在世界足坛已至少存在8年。
基于如此简单通俗的鉴别标准,难怪总有杞人忧天者惊呼:足球退步了。事实上正好相反——足球在发展。
率领巴西国家队赢得1994年世界杯的功勋主帅卡洛斯·佩雷拉,是很多足球观察家眼中巴西旧派老顽固的代表之一。老顽固,顾名思义就是坚守着过时的理论,不愿接受新时代的妥协。套上这个限制条件后,你就很难相信这位老顽固在26年前就成功预见到了4-5-1时代的来临:球队就像一架飞机,机头阻力越小,飞行速度就越快。相较于那个流行双前锋的90年代,如今顶级前锋首先从数量上就被砍去一半。
成功预见到顶级后卫将消失的,是另一位被贴上标签的老人——杰克·查尔顿。你或许听说过名气更大的曼联名宿鲍比·查尔斯爵士,鲍比是杰克的弟弟。1994年世界杯后,杰克·查尔顿认为日后的顶级后卫,位置会越来越靠近中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后腰成了决定之后24年足球战术走向的关键。
优秀的前锋和后卫在哪里?本周中的4场欧冠淘汰赛,给出了答案。
利物浦2比1战胜英超巨无霸曼城一役,利物浦前锋菲尔米诺就展现出了世界级表现。在高位逼抢中,菲尔米诺一直冲在队伍最前面,对手得球后迅速上前紧逼,快速完成反抢。菲尔米诺在比赛中所扮演的就是主帅克洛普“高强度高位压迫”中最重要的角色。
上赛季,巴西前锋的抢断次数高达41次,胜过90%的英超顶级后卫。并创造了76次得分机会,仅次于梅西的78次,比C罗和莱万多夫斯基两人加起来(各30次)都要多。利物浦名宿卡拉格赞誉巴西人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无球跑动能力;克洛普说菲尔米诺的空间判断能力举世无双。唯独没有谈到他的进球能力——这不奇怪,因为顶级前锋的位置正在慢慢后撤,成为介乎前锋和中场之间的前场自由人——梅西如今也更像一名前腰。
在皇马1比3输给尤文,和罗马3球逆转巴萨的比赛中,顶级中卫是能“带球和传球”(弗格森语)的瓦拉内和皮克。与传统英式和意式后卫不同,这些顶级中卫更像是拖后后腰。
如今顶级联赛里中卫踢法和过往完全不同,进攻的发起点,越来越靠后。这势必意味着,后卫除了做好本职防守工作,还需承担进攻发起的职责。顶着世界第一后卫身价加盟利物浦的范戴克,也属于这一类型。对阵曼城的比赛中,他从防线成功将球梳理到边路,帮助球队避开曼城强大的中路,从边路寻得突破口。这正是足球的演变——位置模糊,追求战术上最大复合性以及更高效的整体转换速率。当然你也可以笼统地借用“全攻全守”解释一切,尽管整体大方向没错,但忽略了“全攻全守”其实也在发展的事实。
瓜迪奥拉曾说,如果有可能,他愿意上10名中场球员。这话听来有些戏谑,却也解释了为何曼城愿意为他掏2000万英镑(世界第一主帅年薪)的原因:他比其他教练,更清楚优秀的前锋和后卫应该在哪里。
□朱渊(英国You Are The Ref足球管理公司执行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