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马泷齿科(中国)互联网思维布局口腔医学全产业链
新京报
2017-12-01 02:32


马泷齿科(中国)公司COO杨志宇。

  主要产品/服务:国际连锁的专业齿科机构

  融资轮次:C轮

  创始团队:品牌创始人马泷;马泷齿科(中国)董事长邵宗宗

  口腔问题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资本最先嗅到其中的巨大市场。据统计,自2014年起口腔领域超千万融资就有14起,仅在2017年,就有5起口腔领域的融资超过了5000万元,最大融资额达9000万美元。

  进入中国3年,马泷齿科(中国)正逐步站稳脚跟,建立起口腔医学教育+加工中心+线下诊所三位一体的全产业链闭环。

  互联网思维撬动传统齿科产业

  进入中国前,马泷齿科集团在国际口腔医学界便享有盛名。

  全口无牙颌的解决方案一直是口腔医学领域的难题。马泷齿科拥有的“ALL-ON-4”永久植牙技术以及“MALO CLINIC BRIDGE”固定型义齿牙桥专利技术被世界公认为是在缺牙或近无牙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的重大革命,至今仍是全口种植牙的最佳解决方案。

  但这样的技术却迟迟未被引入国内。机缘巧合下,2013年,马泷齿科被邵宗宗等人正式引入中国,次年在上海成立了马泷齿科(中国)公司。

  马泷齿科(中国)COO杨志宇认为,马泷齿科虽是传统的医疗机构,但用互联网思维和包容心开拓传统医疗市场。马泷齿科连锁门店采用医生合伙人制度,有20家店面就有20个合伙人。

  “因为医生有两方面的诉求,一部分是自己职业的理想,一部分是学术的理想。你要在平台上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这些帮助,医生才愿意更长久地同你合作下去。”杨志宇说。

  教育中心+加工中心+诊所的闭环

  目前,马泷齿科(中国)共拥有20家诊所、2家义齿加工中心、1家教育培训中心及1家采购中心,已经构建起全产业链的闭环。

  “建立教学医疗体系是所有医疗机构都必须做的事,医疗机构的支撑不是沙发,不是设备,而是医生,是人。”杨志宇认为。

  教育中心的作用在于为线下诊所源源不断地储备及吸取人才。“利用教育机构去做内部的造血以及后续的培养,这里更深一步地隐藏了医生的管理”,杨志宇说。

  “加工中心是为诊所服务的,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马泷齿科的加工中心只有15%到20%是对内生产,绝大部分生产对外供应。

  入华之后,马泷齿科(中国)已完成3轮融资。马泷齿科希望通过借助以技术为本位的教学医疗体系,辅以技术上的领先性、医生合伙人制度及口腔健康教育进行扩张。

  新京报记者 薛星星 曹忆蕾

相关推荐
北大,把青春风采写在新中国的史册上!
新京号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决定,全文来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