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暴走团被撞,讨论规则莫失口德
新京报 记者 车横 编辑 李凡宗
2017-07-12 02:30

  一家之言

  在枯燥、寂寞的生活面前,广场舞、暴走团恰好满足了老人生理和精神的双重需求,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好选择。

  近日,山东临沂发生了一起造成1死2伤的交通事故。而事件的经过可以概括为——出租车撞上了暴走团队,暴走团成员走在机动车道上。目前,出租车驾驶人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

  广场舞还没消停,暴走团再次引发热议。就在上个月,多家媒体针对青岛暴走团占用机动车道问题发文呼吁,尽快停止这种危险的健身行为。如今,担忧变成了现实悲剧。网络舆论呈现一边倒,纷纷指责暴走团老人“活该”“害人害己”,涉事女司机竟成了被同情的对象。

  规则,再次成了讨论的焦点。如果不是暴走团违法占用机动车道,悲剧就不会发生——凭借这一假设,很多网友得出了老人“作死”、司机“倒霉”的结论。不守规则就要付出代价,这话没错,但规则不能绑架道德和法律,讨论规则也不能丢了口德。

  本案中,尽管责任划分尚无结论,但从已有信息来看,暴走团和女司机都有责任。健身老人占据机动车道的确违法,但违法行为并不必然导致被撞事故。在左右车道畅通、视野不受阻挡的情况下,出租车径直撞向了暴走团,是司机太不专心,还是车技太差?

  法律就是法律,不以人的主观情绪为转移。坦诚讲,我同意当地某交警的看法:司机操作失误是造成事故的主因,暴走人群占用机动车道是次因。司机是否构成犯罪有待认定,但民事责任自然少不了。当然,健身老人特别是组织者,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管最终责任如何划分,悲剧都无法挽回。反思和讨论很有必要,“规则意识”再强调也不为过,但我们不该带着主观偏见简单地宣泄情绪。无论在马路上,还是在舆论场,老人都是弱势群体。弱者不一定有理,但对弱者的不幸,不仅没有同情反而幸灾乐祸,未免过于狭隘和冷酷。

  其实,网友的声讨、媒体的提醒以及相关部门的劝阻,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老人为何偏爱组团健身?广场舞、暴走团的一大特点是集体性、参与性、场面性、仪式性,令老人乐此不疲的,不仅仅是健身,更是个体在集体中寻求精神慰藉。在枯燥、寂寞的生活面前,广场舞、暴走团恰好满足了老人生理和精神的双重需求,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好选择。

  社会刚需巨大,现实又无法满足,自然会引发各类问题,而且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在老龄化加剧的当下,老人们今日之境况就是我们明天的缩影。因此,讨论规则,我们更应正视老人合情合理的需求及其背后公共治理的困境,同时也积点口德。

  □车横(媒体人)

相关推荐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秦刚7日将出席外长记者会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北京公布今年重点工程;无锡销毁十亿条涉疫个人数据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内蒙古阿拉善煤矿坍塌事故已致2人遇难51人失联
时事
只差0.2环
体育
专访丨王晓华:中国人为什么很难接受分餐制?
文化
“车子不敢撞”,就能占机动车道跳广场舞?
观点
2019“人设”盘点丨崩塌背后有着怎样的公共议题?
文化
世界杯要来了,推荐几本和体育相关的推理小说
文化
倔强的少数:西洋文学系与学衡派在东南大学的聚散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