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越冬的蚊子们醒过来了 本月下旬蚊虫密度达高峰
2017-07-11 11:25

订阅
新京报快讯(记者戴轩)夏天到来,北京近期雨水增多,蚊子也多了起来。记者刚刚从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北京每年4月底至5月初,越冬蚊开始苏醒,蚊虫种群数量增长,本月下旬至8月上旬密度将达高峰,市民外出应尽量身着长衣长裤,外出旅游也要注意防范。
北京6月下旬共对108个单位进行成蚊密度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北京成蚊平均密度为1.80只/灯•小时,比上一旬降低了1.43%。白纹伊蚊密度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公园绿地成蚊密度较高(2.08只/灯•小时)。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夏季气温逐渐升高,北京地区降雨频率与雨量的同步增长,有利于蚊虫的孳生。市民应及时清理家中及房前屋后、社区、街道的各类杂物,清除积水,外出要做好防蚊,尽量身着淡色长衣长裤,必要时可以适量喷洒驱蚊液降低蚊虫叮咬机率。
目前我国南方及斯里兰卡、泰国等地的登革热疫情高发。市疾控中心建议外出旅行的居民,应随时关注旅行地蚊媒传染病疫情情况,采取防蚊措施,前往黄热病疫区的人员要及时接种疫苗,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尽量不要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地区。
市疾控主任邓瑛介绍,北京属于无疟区,主要是对输入性的蚊媒传染病进行防范。前往马来西亚、中南亚等国家的市民若回国后出现发热、身体不适的情况,应该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