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知道(xjb-jingshier)了解到,第一次会议召开8个月后,国际奥委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今天在京召开第二次会议。4天前被国务院任命为北京冬奥组委主席的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参加会议。
△ 国际奥委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今天在京召开第二次会议。图片来自 识政
▌蔡奇说了啥
蔡奇在致辞中代表北京冬奥组委,向协调委员会的各位委员、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习近平主席分别视察了张家口赛区和北京赛区,对规划建设好竞赛场馆和基础设施、抓好冬季运动人才培养、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有序做好赛会运行保障和服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办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信心和决心。”
蔡奇介绍了协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取得了新的进展:
组委会成立了新部门,面向全球开展人员招聘;
编制基础阶段规划,梳理确定了3081项重点任务;
加快推动场馆规划建设,确定了国家速滑馆建筑概念方案,雪上项目新建场馆正在规划设计,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如期进行;
启动市场开发计划,制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愿景;
完成会徽国际征集。
蔡奇指出:“从2017年底开始,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将从基础规划阶段向专项计划阶段转变。我们将继续全面落实办奥理念,加强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的沟通合作,认真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科学实施筹办工作总体规划,创新工作机制,强化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2019年底前建成主要竞赛场馆和基础设施,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赛会运行保障和服务工作;同时整体改善京张地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 国际奥委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协调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参加会议的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茹科夫说,“2008年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们协调委员会的工作就是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同样取得圆满成功。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并于今年初对国际奥委会进行访问,为北京冬奥会成功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我们在北京看到,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提供了可持续利用的典范,我们与冬奥组委共同确认的冬奥场馆建设规划,同样体现了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的理念。我们也看到,北京冬奥组委在市场开发、人才培训、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正在为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举办一届精彩纷呈的冬奥会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努力。”
▌蔡奇说的进展具体如何?
对于蔡奇提到的进展,知道君从会上了解了一些具体内容。
冬奥组委成立4个新部门
组委会在原有11个部门的基础上,刚刚组建了4个新的部门,分别是技术部、法律事务部、运动会服务部、财务部。
同时组委会面向全球开展人员招聘。茹科夫介绍,部分奥运会的奖牌获得者、前花样滑冰运动员等退役运动员在2022年冬奥组委会体育部里任职,发挥了作用,如短道速滑退役运动员杨扬被选举为运动员委员会的主席。
所有场馆2019年年底都要完工
组委会充分利用2008年场馆遗产,把长期可持续性的、包容性的方案纳入不同项目中。
场馆建设的重点是国家速滑馆,这是北京赛区新建的竞赛场馆,这个场馆的概念性方案已经公布,确定了冰丝带的方案。很多2008年奥运会场馆都会重新使用,如首都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馆都会针对冬奥会进行改造。
所有场馆2019年年底都要完工,包括新建的竞赛场馆,以满足2020年测试赛的要求。
会徽年底发布
去年7月31日,申冬奥成功1周年时,组委会向全世界发出了征集会徽设计方案的邀请,去年11月30号截止,共收到4506件作品。这个数量是2008年征集奥运会会徽的2.2倍。
这些设计作品来自全国所有的省份,也收到了13个国家的国外朋友投的稿。
组委会对所有投稿人作了个统计发现,70%的设计者是来自专业设计机构或设计公司或设计院校的学生,70%左右的投稿人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70%来自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投稿。
去年组委会组织了专家评委会,评出10个入围作品。今年以来,正在修改完善,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向社会发布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