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丰裕社会下,别让童年变成名利场
新京报 编辑 王晓琳
2017-05-26 02:30

  ■ 社论

  尽量克制孩子的攀比与虚荣,正是在早期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家庭所应致力的教育方向。

  据辽沈晚报报道,近日,抚顺市实验小学春季田径运动会上,一辆红色保时捷跑车开上操场参与开幕式。网友质疑:现在小学的一个活动,已经变成了家长拼实力的舞台?

  无独有偶,这几天,一篇《爸妈默泪,幼儿园里的名利场》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作者写的是一位妈妈,在给孩子办生日会的过程中,从其他家长口中得知如今孩子办生日会的种种攀比与潜规则,“当场崩溃”。其他家长告诉这位妈妈,他们班第一个过生日的小朋友,是带全班小孩去了马术俱乐部过骑马生日会。从此,“战争”升级了。第二个孩子的生日会,父母包了儿童剧场给娃们演童话剧;第三个孩子的生日会,去了五星酒店,租了巨大的充气城堡;第四个孩子的生日会,自家别墅不用,特地去租了带大草坪的独栋别墅,请了公关公司组织会场,有小丑、主持人、舞者、烧烤派对……

  生活水平提升,偶尔让孩子奢华消费,只要量力而行,也未尝不可。但像学校运动会这样的“公开活动”,公然拉来豪车助兴,或把孩子的生日变成豪华嘉年华,这就突破了未成年人心理与现实的双重界限,也是对教育的一种扭曲。

  有炫耀、攀比,就会有骄傲或者自卑,进而构成一种现实的伤害,这对仍然处在童年的孩子好吗?

  一方面,过度的物质满足,很可能让孩子“早熟”,失去该有的童真与心性;另一方面,对物化的过度重视,将压缩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兴趣的发展。当我们焦虑孩子不喜欢阅读,不喜欢锻炼,是否考虑过,是不是因为物质上的过度满足,让他们眼里只对物质感兴趣?

  尽量克制孩子的攀比与虚荣,正是在早期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家庭所应致力的教育方向。

  孩子攀比心理的生成,成因确实较复杂,甚至成为丰裕社会中的一种趋势。但承认这种问题的社会因素,不等于我们不能改善这种状况。

  比如,至少可以淡化孩子的品牌、奢华意识,不刻意在孩子面前展示物质的重要,对攀比倾向更要及时干预,并控制好自己“拼孩子”的冲动;学校教育,更该做出积极的示范,除了进行观念的引导,更要尽量杜绝可能引发攀比的情形。

  家长要避免支持孩子在公开场合炫富,这种炫富所带来的虚荣感,将极大破坏孩子内心的纯真,并影响其日后人格的养成。

  随着中国家庭财富的不断累积,确实,很多家庭都有能力给予孩子富裕的生活。但越是社会精英,越有责任推动社会的进步、维系我们时代的公平正义。在家庭教育上,社会精英也应该更重视对他们责任心、担当意识的教育,而不是只教他们如何炫富。

  如何让孩子不陷入攀比,应该是我们时代“救救孩子”的题中之义。儿童节在即,我们想把这个意思传递给各位家长——让孩子们,从攀比中走出来,过一个更加纯真的童年吧,这才是他们更加需要的。

相关推荐
在对话的旷野上|《新京报·书评周刊》2024合订本热卖中
文化
13岁女生被同学“造黄谣”出现情绪障碍休学,起诉造谣者胜诉
时事
86岁钱理群谈生死:尊严地老去比多活一天更重要
新京号
“自我期待”与完美主义有着怎样的关系?
文化
“戒酒芯片”,能否为酒精成瘾者“刹车”?
时事
巴尔加斯·略萨:还好,有死亡存在
文化
贝拉·阿赫玛杜琳娜诗集:语言的花园让时间复苏
文化
“宋词奶奶”钮薇娜:选择认真地老去丨逝者
时事
纪念诞辰100周年丨奥康纳:倾听鲜活生命的低语与呐喊
文化
“年入千万的4岁小网红被疑摆拍”,为了收割流量,大人“晒娃”的底线可以有多低?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