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大潮中的中国面孔
2017-05-10 21:07

订阅
邱长斌 在巴基斯坦沙漠修筑电力“绿洲”
巴基斯坦缺电。偏远地区每日甚至停电18小时。作为中兴能源巴基斯坦9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的参与者,邱长斌很早便知道。但他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仍有些不适应。
在国内,大家对电司空见惯,“觉得是很平常和理所应当的事”,邱长斌说。但他所在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哈瓦尔布尔市,每日停电4小时。随时保存文档信息,随手关灯已成为邱长斌的工作习惯。
邱长斌说,他在巴基斯坦的记忆充斥着柴油发电机“轰隆隆”的声音,“电对巴基斯坦的发展来说太重要了”。
杨力:让非洲人爱上中国“婆媳剧”
坐标坦桑尼亚,一位民众打开电视,荧屏里正播放中国影视剧《西游记》,坦桑尼亚人管这部电视剧叫“师父”,就是徒弟们对唐僧的称呼。除了《西游记》,《舌尖上的中国》《咱们结婚吧》《射雕英雄传》等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影视节目,也被搬上非洲荧屏。在中非文化交流中,四达时代成为一颗新星。
在四达时代集团海外事业部门店管理副总监杨力看来,这一个个的小屏幕就是交流的使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丰富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加深了不同文化背景国家间的认同。
张相勇:在巴塞罗那当中医药“传教士”
今年63岁的张相勇,理应儿孙绕膝,在家中悠闲享受退休生活,然而从去年开始,他已在西班牙忙碌工作了近一年的时间。他所负责的“欧洲中医药发展和促进中心”是北京市“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他梦想着这个庞大的项目能成为中医药如何走出国门的“标准参考答案”。西班牙的好友调侃他,干脆以后就留在西班牙,等孙子长大了,再带他来看看爷爷了不起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