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这回孩子们上课可以走出教室了,研学旅行在多地落地丨政解
新京报 记者 沙璐 编辑 李丰
2017-04-26 22:15

  新京报快讯(记者沙璐) 距教育部等11部门发文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已过去四个多月,记者注意到,多地已出台落实研学旅行的文件,旅行线路一般都会结合当地的红色资源、生态资源等特色资源。

  在大力推进研学旅行的同时,如何避免“只游不学”“走马观花”,研学旅行是否就是春游?据襄阳晚报报道,4月12日,当地卧龙中学、古驿中学、黄集镇中心学校、田家炳中学4所学校学生来古隆中研学“三国文化”,人数突破3500人。对于人们的疑问,田家炳中学校长王平杰称,春游是游玩,研学旅行则是游学,“研学并举,知行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的这种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到古隆中来研学,学生们可通过读《三国演义》、寻访三国古战场,了解诸葛亮的人生经历,来激励学生做优秀的青年才俊。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在此前回答记者问时也表示,此前发文提出了开展研学旅行的四条基本原则,其中就包括教育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

  在这些原则下,各地对研学旅行目的地的选择都有“讲究”。4月26日,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认真做好研学旅行工作规划的通知》,要求开发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包括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

  与此同时,遴选建设研学旅行基地,设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要围绕“红色之旅” “生态之旅” “文化之旅” “乡村之旅” 设计线路。比如通知中提到,“各地要充分利用我省红色资源,突出‘红色基因,我们传承’‘红色记忆’‘重走革命旧址’等主题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绿色、生态”的“清新福建”成为我省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各地要充分利用我省这一“金字招牌”,培育中小学生绿色生活理念、绿色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意识。”

  据荆门市政府网站消息,湖北省荆门市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将127所中小学校作为试点学校,要求把研学旅行纳入课程,制定研学旅行方案。并建议市级研学旅行可结合该市建设中国农谷和发展航空产业战略,利用“屈家岭遗址——陶文化博物馆——梅花鹿繁育基地——太子山森林公园——钟祥明显陵——漳河爱飞客镇”等研学线路,开展“探寻农耕起源”、“体验农谷文化”、“寻找历史足迹”、“感受家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探访世界文化遗产”、“实现航空梦想”等系列主题活动。

  再如辽宁省鞍山市,今年将研学旅行活动正式纳入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自然风光”和“爱国主义”线路成为最被校方广泛接受的两条线路,还有的学校已经试水,将“生物课”开到花卉产业园了,并将其定为社会实践基地。

相关推荐
看!“未来影像”,在雄安上演…
新京号
7天支教费上万,大凉山沦为“公益秀场”?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